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企业的创新精神需要激励

企业报道  2014-05-20 17:16:52 阅读:

  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中冶集团共获得关键技术的攻关成果390项,其中有16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26项,其数量在中央企业位居第16位。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面积、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其秘密就在中冶集团已经形成了一种植入全员身心的创新基因。

  从1998年规范运作以来,中冶集团董事长杨长恒在培养集团的创新基因方面花透了心血、下足了功夫。

  创新基因的形成首先来自意识上的自觉。在长期坚持走自主创新路线的实践中,中冶集团明确了企业是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将创新的突破点选择在承担国家相关领域的重大项目攻关上。自觉承担起了国有大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责任,发挥了企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影响、带动和控制力作用。先后在特大型高炉、冷轧生产线等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成套技术方面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垄断,由20多年前依赖从发达国家引进成套冶金技术和冶金装备,发展到向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套输出冶金技术与装备。

  创新基因的形成同时来自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氛围。中冶集团通过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和激励氛围,鼓励更多的员工成为创新型人才。比方说实行了技术专家制,首席专家享受终身荣誉和每月1000元补贴;建立首席技师制,一个高级技师在市场上的价格不亚于一个工程师,甚至不亚于一个高级工程师;建立了经济技术咨询委员会,发挥高级技术专家的作用;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了我国建设系统第一个以企业命名的社会奖项——“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在相继建立人才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以后,成立中冶集团工程技术院、设立集团院士制度等。

  创新基因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依靠一个完整系统的制度保障。为此,中冶集团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量化考核体系,同时进行适时的过程控制。其中,每年研发投入比例规定:科研单位为6%;设计单位为4%;施工单位为2%。对研发人员的奖励制度: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均为1.6倍。重点实验室建设或实验资金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为20%。不达标者,在企业年终考核中被一票否决。1999年,集团研发投入不足1000万元,2001年已达到8000万元,而到2005年,中冶集团的科技投入已达到6.5亿元,2006年则预计达到13亿元。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