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速

企业报道  2014-05-15 16:30:23 阅读:

  以外资为主、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并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要求,初步建成最适合于企业生产运营和人们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位于西安市北部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目前已有各类企业1500多家,包括美国可口可乐、德国西门子、英国罗尔斯·罗依斯、日本三菱、日立、挪威海德鲁、瑞士ABB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创办企业。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电力电子、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今年1—8月,开发区共实现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6.9亿元,同比增长74%。目前,开发区正处于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在40%左右,在中西部同类开发区中居于前列。区管委会主任岳华峰说,管区主要区域已经达到“八通一平”的配套条件,今明两年计划再投入5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0余年来,开发区积极致力于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城北大学城已有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进入;陕西省内第一家全国现代化示范高级中学——西安中学新校区已经建成;西安交大实验中小学开工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医疗设备的长安医院已落成投入使用。同时,开发区内还有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生活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现代时尚的生活空间。

  与此同时,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区内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行政管理权;工商、税务、金融等支撑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为创造一个高效、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软环境,区管委会推出“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追究制”等一系列措施,并着力构建金融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下大气力创造最适合企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良好环境。

  面对西安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市重心北移的趋势,开发区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建设泾渭工业园、草滩生态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和中心商务区的进度明显加快;重点培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电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的规划有序推进,6至8年时间,经济开发区将建成为西部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辐射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功能完备的城市新区。

  尤其是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重型汽车新生产基地项目于2003年进驻泾渭园区,为园区注入新的活力。该项目占地3400亩(其中生产区2700亩),项目总投资16.7亿元,并引进世界500强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生产技术。省、市对此项目极为重视,将其列为全省一号工程。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即可投入生产。西安万方、西安秦益、陕重汽零部件、陕重汽专用车等汽车配套生产企业也随着陕重汽车相继入驻园区,已使工业园正在成为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国内一流的重卡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到2007年,园区可实现重型汽车销售7万辆,重型车桥销售20万台;至2010年,实现重型汽车10万辆、重型车桥25万台以上的销售目标。2007年,泾渭工业园以重型汽车生产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将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占全市的12%;至2010年,力争完成250亿元以上,占西安市工业产值18%,使汽车工业基本成为西安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使该园区最终形成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集群。形成包括生产区、生活区、零部件加工生产区、汽车物流、产品交易及人才培训中心等功能在内的若干个功能区。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