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我国而言,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其核心在于一批拥有资本实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的成长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走引进——吸收——消化的道路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多年来,外资在中国建立了一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为外资提供的种类繁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日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公布的全球投资前景评估项目最新成果显示,中国仍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同时,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主要制造业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仔细研究这些本土化的制造企业,可以发现,外资对其控股企业实现全面技术控制,国内企业基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一些独资企业目前在我国本土生产制造了全球最先进的产品,而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外资手中。外资企业凭借其在资本实力、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在与国内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明显有利地位,进一步压缩了国内企业的成长空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方政府和国内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经济发展轻研究开发等因素,也与国家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对国内企业扶持和帮助不够有关。
重大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严格界定本土化与国产化的界限,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需要国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针对国内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的情况,政府应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投入,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在国内企业中推广应用;
其次,在国家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在符合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向内资企业倾斜,为内资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第三,把“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外资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逐步转让其核心技术;
第四,对于有效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自主研发新技术的国内企业,政府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应给予支持。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