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让创新永不止步

企业报道  2014-05-06 10:29:50 阅读:

  不论是到宝硕集团实地参观,还是跟老总周山聊天,都会使人获得一种强烈的信息,也可以说是种深刻的启示:创新对企业真正走向成功很重要。

  作为一个技术专家型和学者型企业家,周山常说,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

  宝硕集团当时生产的农用膜,是一种费力不赚钱的产品,每年产量很大,销售收入不少,但盈利水平不高。周山走马上任以后,对市场、企业、支农等问题发表了一番新的见解。他认为,农资企业要发展,必须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新形势,努力提高农用物资的技术含量。尽管国内农用膜等塑料产品产量很大,但是产品质量低、价格低、应用领域窄,许多高效农业技术、塑料型材、高档塑件及现代装饰塑料需要进口,是国内塑料行业发展缓慢的致命性原因。企业要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必须在技术上有新突破,产品上有新发展,在适应市场竞争的领域中有自己的经营之道。但搞创新也并不是易事,企业要技术改造、要开发新产品、要走集约式发展之路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是一条比较现实的道路。

  引进——企业运用有限的资源和积累,依据经济实力重点引进生产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这是投资少、见效快、符合很多企业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做法。宝硕集团在1984年仅用十几万美元就引进了一条双层双色地膜生产线关键设备,其余配套技术设备由自己生产,建成后使国产地膜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了一个档次,企业获得了较快地发展。

  消化——尽快使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发展领域之中,这也是宝硕集团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1986年,公司从德国引进一条UPVC大口径管材生产线,企业技术人员通过学习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很快掌握了要领。由于是真正消化了引进技术,他们才敢于破除迷信、打破禁区,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发出630毫米以上大口径管材,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吸收——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不以葫芦画瓢、囫囵吞枣,注重吸收升华。宝硕在引进技术和设备过程中,注重向别人学习先进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注重吸收他人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产业技能水平。通过一个项目的引进,带动全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

  创新——新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周山经常告诫员工,仅依靠引进设备创新,企业的发展不会长久,而且把眼睛只盯在引进上,也容易造成完全依赖他人的被动局面。因此,引进需要和创新相结合,只有通过引进,提高升华自己,形成创新的功能和本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991年,宝硕在引进BOPP包装生产线时,大胆对日本方面提供的设备和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

  提高——这是技术创新的目的,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提高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提高,包括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综合技术能力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宝硕在引进大口径PVC管材生产线中,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开发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管材,他们的消化、吸收、创新,可以说是达到了全面提高的目的,是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创新中小型企业走向成功的一条可借鉴之路。

  过去,我国曾有不少地方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定衰退,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不快,技术含量高、质量好、性能稳定、物美价廉的产品推出不多。例如上海历史上的很多名牌像“金星”、“永久”、“凤凰”等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等产品,更新换代慢、技术进步不同市场接轨,反而被其他崛起的新品牌所取代。目前,塑料、轻工、纺织等行业均需要产业升级,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已经到了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

  如果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都能够牢记创新,前景一定会很好。

更多专题
悄然崛起的英力特化工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常胜将军”常德传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