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潞安集团全年煤炭产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30万吨,在比2000年将近翻一番的情况下,全公司杜绝了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49人,接近美国0.039世界先进水平,比全国百万吨死亡率低60倍。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如果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潞安的水平,全国一年煤矿死亡人数将由6400多人控制在100余人。当然不论是煤炭的赋存条件还是煤矿的基础投入、机械化程度等条件各不相同,数据不具有完全可比性。但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潞安的安全生产一直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九五”以来的8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099%特别是近4年来潞安在生产矿井开采条件变劣、生产负荷加重、采掘矛盾突出、新工人数增多、新井建设任务重、不断整合地方煤矿、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的不利条件下保证了安全生产再创新水平,4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0.043%。截止到2005年2月底,漳村矿安全生产周期突破2000天,达到2234天,石圪节矿和常村矿分别达到863天和879天。公司连续第5年荣获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并获“连胜杯”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此殊荣的,全煤系统仅潞安一家。这一切又绝非偶然,也绝非天然。
在潞安的采访过程中,从董事长任润厚到安全分管领导和各矿长,反复强调着这样一个概念:安全生产无经验可谈,惟有扎扎实实地干,认认真真地落到实处。如何落实?靠完善的安全工作体系和安全规章,更靠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理念的确立。由于条件的不同,潞安的具体安全规程不一定在其他的企业行得通,但潞安以人为本抓安全、超越安全抓安全、从源头治理抓安全的安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却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同时,潞安的安全生产实践生动有力地诠释了这样一个事实:安全生产,企业大有作为。
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有面对生命的虔诚和悲悯,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生命便有了基本的保障,并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健康更快乐。潞安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些可操作经验的同时,或许还该带给我们一丝欣慰的笑容。
生命本该坚强!生活本该美好!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