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我国农业面临着农产品出口竞争激烈和外国农产品进口冲击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一、要建设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基地主要是指围绕龙头企业或市场建立的,联结农户形成的某种主导产业的专业生产区域和生产组织形式,形成适宜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导生产基地,建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基地应做到以下几点:1、适地合理布局。2、选择优质名牌产品。优质名牌产品有三大优势:一是质量好,能满足人们新的要求。二是科技含量高,适合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3、科技先行。4、集中化生产。5、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二、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其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等综合功能。在培育和建设龙头企业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其次要明确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打破地域界限、部门界限、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建设龙头企业,要突出“大”(规模大,带动面广泛)、“高”(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立足于高起点、高层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改扩”等形式,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机制。第三是要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织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要坚持自愿互利,利益均占,风险共担;坚持扶持基地、服务农户的原则,使加入一体化组织的农户能得到较多的实惠或平均利润。第四是要突出特色,防止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一是重视科技信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二是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联姻,按企业发展的要求开展科技开发和应用;三是聘用高技术人才与培养企业内部人才相结合,提高龙头企业整体素质水平。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个组织作为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保障,同时,在这种经营体制下,逐渐改革、兴办、发展起来的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组织资源,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与功能,因此要通过开展试点,坚持群众自愿与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加以推进。
四、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市场农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生存的根本,实践证明,市场开拓好的产业化组织,其发展就顺利,效益就好,带动和辐射基地农户面积就广,否则生存就会遇到困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就要增强市场意识、树立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营销意识,从而指导自己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了解各类市场功能,掌握开拓方法,并且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努力创造优质名牌产品,以适应饮食消费观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五、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几年来,国家加快了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