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商务区的企业集聚途径包括企业生态群与商业集聚。首先,作为中央商务区,无论是商务功能或者是金融功能,除了主要的企业之外,还要有相关的企业作为支持,如金融、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等。另外,作为一个整体的商务功能区必须要有其他业态和业种,像影视、超市、休闲、餐饮等,如果没有这些企业的存在,一个商务功能区是不完整的,这就是企业生态群。即由若干个企业或者企业群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企业群体。在企业生态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各因素建立了一定的主客互置的生态关系并形成相对特有的群落环境,它是由形态和功能特征各异的多种企业种群所构成。
发展企业生态群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比如北京的王府井,由于有王府井、新东安这样旗舰店的出现,形成了新东方广场;第二,专业市场带动型,比如北京的中关村商务区,中关村依托于北京的高校,形成了科技、创新企业比较集聚的区域,然后以这种区域进行扩散出现了商务功能区;第三,地理优势型,比如北京酒吧一条街。所以一个地方能否自发形成产业集群主要取决于是否和某种产业产生特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特定的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关联度、关键的创新企业,即是否具有吸引可移动生产要素的独特不可移动要素。在商务功能区或者产业街,怎么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和企业生态群?究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并不能同样地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就选择中央商务区区位而言,区位选择中的交通便利、靠近信息源、获得人才支持、政府效率、办公环境、治安、产业政策、市场等区位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人文文化特征,不断调整思路,要分析区别于其他区位的区位特征,也要分析外在因素的作用,不可套用固定的模式。
其次,作为商务来讲,是由“商”和“务”组成的。没有“商”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没有“务”,所以商业集聚是商务功能区建设、企业生态群形成、成长的主要基础。对东京的新宿、美国的纽约以及拉德方斯和中国香港主要中央商务区的调查表明,作为商业集聚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作为商务功能区主要是商务,但是作为商业来讲,它的周边地区如果没有很好的商业集聚,商务功能往往不可能很好地发挥。
所谓的商业集聚是指大量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从理论上讲,商业集聚只是产业集聚现象的特例。无论是哪一个时代,也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商业企业的集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一种是团组块状形态。比如义乌小商品城,还有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集群。第二种是沿街条状,一般称为商业街或专营商业街。第三种是分散多点形态,它是分布于人们居住区、交通干道沿线的便利店、服务店等。理论上把商业集聚区分为中心位置、中间位置和外围位置。商业集聚的效应包括消费带动效应、节约社会成本效应、集聚区区位品牌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