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厂如家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讲,做到了吗?没有!我们不少国有企业为什么倒闭、破产、垮台?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员工不把企业当成家,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不但不创一流,而且还浪费、内盗,结果很快就垮了。”这是山东省菏泽市市委书记陈光在检查指导东明石化集团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时发出的内心感言。
领导挂帅
近年,菏泽市的党政干部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参加大会,尽管会议名称不同,但主题却几乎一样,那就是如何转变作风,把经济发展落到实处。陈光还亲自动笔,在市委机关报上发表文章,剖析存在于干部群众中的问题。提出菏泽人要立志变牛气为服气,变怨气为志气,变丧气为勇气。
菏泽的现状不仅让陈光寝食难安,同样也是山东省省长韩寓群的一块心病。2004年11月,韩寓群再次走进菏泽召开现场办公会,这次他带来了山东经济最强的8个市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共同帮助菏泽发展。这样的帮扶力度,不仅山东没有,即使在全国也绝无仅有。与此同时,菏泽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科学发展的路子,菏泽在显露生机。
“红色方队”
港商独资企业如何开展“保先”教育?效果如何?菏泽市10家试点单位之一——曹县百隆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新的话很有说服力:“在百隆公司里,最优秀的人才大多是共产党员,谁是党员,谁是党员干部,不用问,我一眼就看得出。”
“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让大家认可,让港商折服。”这是百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句概括。
他告诉记者,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公司党委提出“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和“工作夺红旗,人人争第一”的目标要求,在显要位置设立了党员公示榜和党员先锋岗,规定每个党员必须佩带共产党员证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去年8月底,二分厂的订单任务重,清花设备负荷大而混棉不太均匀,成品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共产党员胡黎明、袁香云等8名同志下班后自觉组织起来撕棉花以提高配棉均匀率,38℃高温的环境中,一干就是两个小时,他们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的党员和职工下班后加入到撕棉花的行列中,二分厂高质量如期完成了订单,得到了总公司的嘉奖。
在活动开展的9—11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92万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税900万元,同比增长10%;吨纱成本同比降低0.23‰。
突破菏泽
同在一个省里,经济发展却是两重天,菏泽在反思的同时,终于拿起“手术刀”,选择了病根最深的政府部门。
春节前夕召开的“2004年度全市奖惩兑现大会”,依据当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部分县区、乡镇重奖重罚,力度之大,全市震动。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专门会议,结合“保先”教育,认真研究部署今年的经济实绩考核工作,同样令人瞩目。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大体系的要求,对县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进行严格考核。
“考核考出了压力、考出了干劲、考出了生产力。”菏泽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建威说。全国两会过后,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马便北上南下招商引资。作风、环境改善了,资金、项目滚滚而来。年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的巨野煤矿明年即可投产,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发电厂、焦化厂也开始上马。东明县石化原油加工能力突破300万吨,成为山东又一个石化巨头。全国惟一的第四代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生产线刚刚在这里建成投产,自去年以来像这样过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在菏泽就已落地30多家。如今,“突破菏泽”已经取得了明显收效,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5%、32%、18.9%和39%,多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头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增幅又列全省第一;连续多年落后的菏泽,第一次跑在了全省前列。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