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啤酒企业的原辅料、包装物、能源及运输等诸多环节的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导致啤酒生产成本一再攀升。面对这种情况,青岛啤酒(荣成)公司运筹帷幄,沉着应对,积极实施开源节流措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营销整合的力度,消化涨价因素,未将涨价因素转嫁给消费者,稳定了啤酒价格,巩固了销售市场。
调整营销政策 降低营销成本
青啤(荣成)公司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啤酒在远距离市场销售,运费增长,销售成本高,产品也没有新鲜度。为此,(荣成)公司实施本地化营销战略,对远距离市场不再花费大的精力,将主要人力、物力投入到本地市场。
他们对本地市场精耕细作,细分市场,根据消费群体收入、地域、消费习惯等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看客酿酒”,开发出不同品牌的啤酒,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如针对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推出了白瓶精装石岛牌超级爽啤,满足了高档市场的需求。针对低收入者,研制开发了9度啤酒,在农村消费市场受到好评。目前,该公司形成了十几个品种度数不一、包装形式多样的石岛啤酒系列,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促销政策上,该公司不与对手打消耗战,由以往持续性的高投入转变为现在间歇性的理性投入,以少量的费用发挥出较好的促销效果,不仅保证了中间渠道的利益,而且拉动了终端消费。1—7月份促销费用同比降低了80多万元。
强化预算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青啤(荣成)公司过去将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今年将指标层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建立“双向承包,双向奖罚,双向监控”的考核机制,实现了全员预算管理上下互动的监控体系。同时,加强全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制定了日、周、月预算分析制度,专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使预算偏差率降为最低点。如他们在预算分析中发现,酿造车间发酵罐酒龄较长,增加了制冷用电,于是采取严格酒龄考核等方法,使酒龄大幅度下降,千升酒制冷耗电降低10度,1—7月份节电17.7万度。今年在热收缩膜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该公司通过增加周转筐啤酒的销售比例,节省包装成本3.3万元。此外,他们还自行设计了洗瓶机热水、杀菌机热水、刷罐水等回收装置,实行能源二次利用,1—7月份降低能耗价值10.2万元。
广辟财源 实现创利增效
节流是有限的,开源是无限的,青啤荣成公司积极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一是对生产中的副产物竞标出售。他们延伸竞价议标的管理,不仅对原材料的采购“买贱的”,而且对啤酒糟、玻璃渣、废酵母等竞标“卖贵的”,为企业多增加收入5万多元。二是提高产品的赢利能力。改变业务员收入提成的考核办法,即按销量的考核变为按销售收入的考核,调动了业务员销售中高档啤酒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1—7月份千升啤酒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02元。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