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富春江冶炼”的高成长秘密

企业报道  2014-04-11 09:44:53 阅读:

  近年来,成长性已逐渐取代其他经济指标,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日前,在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评定的“最具成长性中型企业100佳”中,浙江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冶)成为杀出的一匹“黑马”。作为一家标准阴极铜、黄金、白银、工业硫酸及硫酸铜的生产企业,富冶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得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机制与‘以人为本’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富冶总经理罗忠平在阐释这种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企业的高成长秘密。

  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环境的波动客观上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成长。然而一个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必定是善于适应和利用环境的。

  面对电力紧缺的困境,富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罗忠平告诉记者,在响应政府号召“让电于民”的一个月里,企业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为生产的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保证产品供应、避免损失过大,在停产结束之后,富冶选择了在用电低谷期开足马力生产。

  4月份以来,控制信贷、限制土地用量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相继出台,企业运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稳健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信誉度,使富冶成为银行授信优先考虑的对象。据了解,公司自2001年来一直以30%到40%的速度持续发展,税收也保持着相应的增长幅度——这些都成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有力保证。与此同时,为了克服土地的瓶颈制约,富冶还计划在原有生产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以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生产资料。

  要素的聚集与配置

  技术与人才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取得良好成长的保证。

  40多年来,富冶人发扬勤俭创业的精神,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革与实践。其中,“有色冶炼烟气制酸干法净化新工艺”、“铜阳极泥湿法处理工艺”等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冶金工业部、省政府的奖励,并与“连续吹炼炉新工艺”一起在全国铜冶炼企业中予以推广应用。据了解,企业在1992年一期技改的基础上,又于2000年进行了总投资近7000万元的二期技改。技改后,炼熔配料和烟气制酸系统成功地采用了先进的DCS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全国同工艺企业中首家实现了“富氧熔炼——二转二吸制酸”新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冶炼过程中硫的利用率。

  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上,公司始终强调“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直以来,富冶努力地让职工感受到企业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公司领导层本着一心一意为企业的宗旨,坚持以制度作为公司管理的标准。对此,罗忠平深有感触:即使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在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面前也没有任何特权。

  此外,为保证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富冶还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库。对专业的技术工人,经常到各部门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选贤与能的方式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渠道的融合与扩展

  渠道的融合与扩展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长期以来,富冶坚持自己的产销渠道策略,实现了稳定、持续的发展。

  2000年12月改制后成立的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现有土地生产区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5亿元。这样的规模在浙江省同行业内无疑是最大的,但从全国范围看,仍然属于中等行列之内。对此,罗忠平把“做大做强主业”当作了富冶的发展目标。为了克服铜原料匮乏的困难,公司2002年在安徽收购了一家矿山的同时,还对另一家矿山进行了参股——在稳定原料供应方面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沿着主业延伸,富冶仍不断进行着产品的技术改造与深化加工。在提高产品档次、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企业更进一步提高环保的档次、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随着国家排废标准的提高,“‘未雨绸缪’才是应对之策。”罗忠平这样告诉记者。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