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机制符合历史潮流。泛珠三角概念之所以得到周边省区的积极响应,首先是因为它更具经济上的互补性,更显区域合作的优势。“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不仅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而且超出了经济地理界限。其次,它具有全新时代特征。当今时代,强强联手固然十分重要,但强弱之间的有效搭配,技术与资源、资本与市场的有机组合,则是一种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符合新的历史潮流。
推进和深化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必须加强协调,而这个合作协调的机制就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
大幅度提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是制度和技术创新。我们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特殊形式的角度,着力实施体制和技术创新,构建泛珠三角地区体制和技术创新的系统支撑力,推进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首先,牢牢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不放。一方面,着力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不仅要在国有企业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而且要在民营企业进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要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以进一步大幅度提升该地区各类企业的活力和长期成长力;另一方面,着力推进政府体制的改革。泛珠三角地区有港澳的直接参与,具有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直接接轨的政府体制示范优势。海南、广东等省区又有先行一步的探索方式。因此,一定要发掘和利用好这些优势,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通过建设高效率、低成本、服务型政府来保证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加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其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自主技术创新。要大力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另外,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创新是与知识产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创新无保护,就难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结果必然是扼杀创新。因此,必须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视角转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保护与创新上来;必须从大幅度提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高度,紧紧抓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创新与保护这个关键因素,分析、考虑和谋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大思路、大战略,构造泛珠三角地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创新与保护的大平台,形成泛珠三角地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创新与保护的新体系、新框架和新机制。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