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一年跑下来,我做木材运输生意的收入达到了10万元。”日前,家有4辆时风牌农用车的河南省范县张庄乡四合村农民赵章兴冲冲地告诉记者。
据赵章介绍,他们全村有1700余人,而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在做木材生意,农用车就是四合村农民运输木材并以此发家致富的重要工具。在全村312辆农用车中,有310辆是时风生产的。“不过,像我家这样的收入在我们村里只能算中等,依靠时风车致富的全村已经超过上百户。”
“四合村现象”是时风帮助农民致富的一个典型样板。11年来,时风集团共产销了600多万辆农用运输车,按照每辆车每年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1万元推算,一年全国农民即可实现增收600亿元。
作为一个县域企业,时风的根就在农村。而农民购买时风产品就是为了能更多更快地挣钱。由于对农民的这个最根本需求的深刻了解,时风这些年一直坚持在农村市场进行不懈地开拓耕耘,使企业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时风集团的创始人、第九、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对此有着深刻洞察。他曾说过:“时风的农机老大地位是在农村市场获得的。只有真正能够帮助农民致富,时风也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时风集团在1993年刚成立时只是一个员工不足千人、年产农用车不到两万辆的小企业。而11年后时风已经是一个拥有职工3万名、年销售收入近90亿元的大型企业,其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拖拉机、发动机四大主导产品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内同行业企业。时风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一直非常重视企业的管理,其“低成本战略”在业内一直享有盛誉。时风在2000年实施ERP系统后,已经率先在农机行业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单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时风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优势和强大的自配套体系优势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在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的成本也随之大幅下降。
时风的发展对调整农村经济机构、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1年前,时风所在的高唐县经济发展水平在聊城地区排名还是倒数第一,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农民只能守着几亩薄田过着穷苦的生活。时风的高速成长迅速改变了这种局面。近年,时风上缴的税收在整个高唐县财政收入中占了近八成,高唐经济实力也因时风的高速成长一跃而居聊城市各县区前茅。
时风实力的扩张和高唐经济的繁荣,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1年来,时风的员工以每年近3000人的速度增长;时风每年数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带动了高唐的建筑、金融、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对人力的需求急剧增加。据统计,近年来由时风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4万个。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