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别让软环境触痛企业家

企业报道  2014-03-28 09:50:45 阅读:

  云南提出的倍增计划的确鼓舞人心,但是从目标的提出到目标的实现,中间还有不短的距离。这个距离到底会有多长,这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旗帜下,所有雄心勃勃的省份、城市都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因为这个距离不止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而且还体现在意识里。

  西部的发展离不开外资的带动力量,一直以来,西部虽然以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成本低廉、消费市场蕴藏潜力等优势着实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但其软环境上的明显缺陷却又让投资者徘徊踌躇在西部大门之外。

  投资与引资“互敬难互爱”。近年来,西部各地政府招商部门不断高喊着“只要你来干,其余我来办”的招商口号,有些省市只追求引资,不重视审核企业资质和实力,对外资“饥不择食”,来者不拒,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并无法律依据,有的项目化大为小、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一概由本地政府承担责任,使真正欲求长远发展的外商对这些地区引资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迷惑不解,无法把握各类投资进入后可能得到的有法律、政策依据的待遇,久久无法决策。

  投资与引资缺少游戏规则。据调查,外商在西部地区投诉的案件中,涉及法律方面占较大比重,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情代法、执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同一件事开口罚数千元,说情后罚一两百元也可。经济诉讼案件的中方因有熟人、关系多,往往通过说情左右法院判决。在发生经济纠纷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造成法院裁决无法执行,其影响极为恶劣。在“进来了再商量”的模糊政策引导下,出此严重恶果就不足为怪。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成功保证。

  软环境的不配套使引进来的投资商留不住,他们往往为一个“办”字而不断头痛,不乏出现中途逃亡的现象。于是出现典型的“半截子工程”现象。

  投资与引资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在吸引投资之后留住强企,这不但需要地方政府树立开放意识、服务意识,还要树立优化环境比提供优惠政策更重要的观念;树立抓自身素质的提高比抓热情接待更重要的观念;树立“双方赢”比“一方赢”更重要的观念。政府在充当角色上,应从“主管型”转向“服务型”;在管理范围上,应从“无限性”转向“有限性”;在自身行为上,应从“软约束型”转向“硬约束型”,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办得好、发展快”。

  云南的倍增计划已经启动,希望无论是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在意识的距离上,计划都能够健步跨越终点线。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