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新区开发不再是地方经济

企业报道  2014-03-19 09:39:01 阅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已经具备了高度国际化竞争的特征。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即将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继深圳、浦东开发后又一次新的战略启动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已不属于地方经济,而已成为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开发由市场推动区域经济由企业决定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对珠三角的开发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其开发的模式主要还是以政策倾斜为主,在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方面还都谈不上。因此,珠三角开发之初,国家并没有大规模投资,广东的发展则更多是靠税收优惠带来的资金实现了自我滚动。到了90年代,珠三角崛起之后,国家开发战略移向浦东。与珠三角的开发相比,国家不但给予浦东更好的优惠税收及产业政策,同时,也给予了该地区大量的投资,由此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应该说,深圳与浦东的开发,都有国家优惠政策的强力推动,总体上讲是成功的。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和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在优惠政策上对某个地区的倾斜力度受到来自市场化进程的阻截,地区之间的政策落差正在逐步减少,靠政策落差吸引资源的模式已经过时,一些新的更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政策已经出台并将陆续推出,如设立产业基金等。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时明确提出,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开发滨海新区,可见其意味深长。由此推断,滨海新区的开发将在一个新的模式下进行,即由以往的优惠政策与国家投资推动为主转向市场推动为主。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是因为区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以实现生产力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系列跨地区经营企业的有机集合,其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企业的行为所决定的。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其内在的规律,即区域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按照由点成线、扩线成轴(带)、交线成网、扩网成面的规律循序渐进展开的。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带交汇点的天津滨海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基础与创新的机制及已经显现出的实力,将依照其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规律成为京津联合的联结点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的引擎,必将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滨海新区的开发战略贯穿了科学的发展观。在已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原则通过的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出规划的整体性、综合性、关联性和协调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专门的表述。规划还明确提出,滨海新区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就连新区优势产业之一的石化产业,也将步入绿色石化之路。同时,滨海新区还将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这些都预示着滨海新区的开发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必将在一个新的和更高的起点及层面上展开。

  新区定位更为精确国际分工比较优势

  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央对滨海新区的定位更为精确,导向性更强。有了深圳开发和浦东开发的经验,国家在滨海新区的开发上将明显比前两次更为主动,导向性更为明确,开发立足点更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会上关于滨海新区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天津市委、市政府原则通过的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把滨海新区建成现代化的制造、研发基地。围绕这一主旨,未来的滨海新区将具备五大功能,即制造研发功能,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功能,滨海休闲旅游功能,改革创新示范功能,宜居生态功能。同时,滨海新区在未来发展中还将重点实施四大战略,即工业立区战略、物流兴区战略、科技强区战略和生态建区战略。可以确信,这些功能和战略的实现,将使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地区和中国北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不仅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地区或区域的比较优势,还应充分考虑并分析国际化分工条件下的比较优势。我们现在面对的国际市场和10年前、20年前已迥然不同,特别是加入WTO后,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的“自由度”更低,出口商品对品牌、技术含量、知名度的要求更高了。此外,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对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善于发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资源的优化组合、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上进行区域功能的整体定位,从而将局部的优势构成整个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氛围。市委、市政府原则通过的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新区的功能定位为现代化的制造研发基地、北方最大的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海滨城市4个方面。围绕这些功能定位,天津正在加速构建以天津海港和空港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中心,加快京津航空口岸一体化。而且,天津港已和北京建立跨海关直通协议,天津市与天津口岸主要腹地省市区于今年4月签订了《跨区域口岸合作天津议定书》,欲共同发展内陆无水港。由此形成的滨海新区深度开发,将京津冀等环渤海地区联成一体,积极利用海向现有水运交通腹地,使物畅其通、地尽其利,而且便于发展跨国企业,便于资源、资金、技术、产品的输出与输入,使区域上的比较优势有机串并、联合放大、功能尽显,从而使这一区域在市场的国际竞争方面发挥其天时地利的比较优势。据统计,今年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超过亿吨,其中70%以上来自外省市。目前,北京市出口总值的42%、河北省的59%、山西省的50%、内蒙古自治区的35%都是从天津港下水出海的。该区域的另一比较优势是连点成线,相互贯通,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京津塘高速公路已经将北京、廊坊、天津、塘沽、天津保税区、天津港等一系列“关节点”串联起来。根据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未来在沿海地区将形成5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塘产业带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一区域和机制上的比较优势是非一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所能比拟的。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