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如何能够做到“三者利益”相互推动、相互受益、稳定发展,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领导及广大职工面前的一件大事。为了更多地了解河南省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日前,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国资委常务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郭洪昌。
郭洪昌说,推进国企改制,要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当前,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必须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使企业更灵活、更有效、更具有竞争力。可以说,国有企业制度要创新、管理要加强、竞争能力要提高都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通过股份改造,使企业改变单一国家股东的一元化产权主体为多种经济成分股东的多元化产权主体。就河南省国有企业而言,除极少数军工、监狱等企业外,都要进行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改造。可以说,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之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谈到国企改革的具体操作,郭洪昌说,国企改制,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由于企业的资产、人员、所处行业等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改制形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成为河南省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制重组的重要形式。国有大型企业要抓住国际资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及国内优强企业扩张机遇,通过产权出让或增资介入,引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改制重组,改变产权设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使企业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创新能力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把企业做强做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般的国有中小企业资本较小,多数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资本在这些企业可以部分或全部退出。
郭洪昌指出,推进国企改制,要坚持规范操作。
产权转让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关键环节。过去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财务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企业资产;有的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低估贱卖国有资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内外勾结、违规审批、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进行规范。一是实现进场交易。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必须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认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通过进场交易保证产权转让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实现“阳光交易”。二是公开披露信息。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必须按照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间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以杜绝暗箱操作,逐渐形成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市场发现机制。三是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四是加强产权交易监管。对产权交易机构及相关组织所从事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要加强监管,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只要严格执行有关产权转让的各项规定,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产权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