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向和谐社会发展迈进

企业报道  2014-03-18 15:51:45 阅读:

  柳化集团公司前身是柳州化肥厂,建于1967年,最初合成氨生产能力仅4.5万吨。20世纪80年代,柳化就已建立了安全环保科,负责监督排污工作。由于生产、环保成绩突出,柳化一直都是我国中氮企业的一面旗帜,多次荣获中国化工部先进单位称号。

  柳化发展史就是一部环保进步史

  20世纪90年代后,化肥行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柳化的环保工作也迈上新台阶,上马了多项环保设施:

  ——通过日元贷款及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在全国率先采用加压碱吸收工艺回收硝酸系统尾气NOx气体,投产运行后,达到预期效果,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2002年该系统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广西环保部门进行的环保竣工验收,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公司出资285万元,建成1万吨/年液体CO2生产装置。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等行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该项目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气体约410万立方米,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1997至1998年先后投入技改费用约2600万元,在全国中氮企业中首用最新技术把原来消耗高、技术落后的中变和常变系统全部改为全低变,吨氨蒸汽消耗由原来的1.6吨下降至0.2吨。随后将苯菲尔脱碳工艺改为先进的MDEA新工艺,使脱碳工序的吨氨蒸汽耗由1.8吨降至1.2吨。两项在全国处于领先的重大技改工程实施后,不但使能耗大幅下降,而且还使锅炉用煤量下降了20.3%,SO2排放大大减少。

  ——在锅炉改造方面实现了烟煤改烧无烟粉煤的目标。1999年初,公司对除尘器进行改造,烟气经除尘后把所排放的烟尘浓度降到每立方米250毫克以下,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在上世纪90年代,柳化建立和完善了污水循环系统。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工业冷却用水量很大,为此,柳化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形成合成、冰机及甲醛等10套循环水系统;建成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二套。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公司新上了硝酸、硝铵、合成3个循环水系统后,柳化利用循环水的能力已达3.5万M3/h,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1、锅炉冲渣灰水基本实现零排放。为加强污水治理,公司投资110万元建成锅炉冲渣灰水闭路循环处理装置,灰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99%以上。2、铜洗含氨废水实现零排放。合成氨系统铜洗工序含氨废水浓度低,为此,公司投资约200万元建成一套低浓度氨水增浓装置。与此同时,将锅炉从粉煤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经试运行,改造后锅炉的煤耗下降了70—80kg/t。此举不但节约了用煤,减少了SO2排放,由原来的1.5万吨下降到2004年的2100吨。

  2000年通过市环保部门监测,柳化实现国家达标排放,这标志着柳化环保步入了新阶段。柳化环保也因此在全国中氮企业中享有盛誉而被列为发展的样板企业。中国中氮协会多次在柳化召开现场会,推广柳化经验,与会人员认为柳化水排放最清、锅炉烟尘排放最白。柳化连续多年获得柳州市授予的环保先进单位和削减二氧化硫先进单位称号。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铸辉煌

  首先,柳化建立了一支素质高、环保意识强的队伍。这支队伍中,上至领导下到普通职工皆十分重视环保工作。这从历史环保投入的情况可见一斑。

  其次,柳化人有一种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不甘落后、向往先进的精神,形成了先进理念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了这个基础才能促进环保工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为确保治污工作扎实有效进行,柳化集团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主任的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先后成立了循环水分厂和安全环保部,对循环水集中管理,对环保进行有效监督。确立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各生产分厂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及制度。每月对各生产分厂的环保指标进行考核,并与生产分厂的工资总额挂钩,同时明确了各级环保责任,形成了一名副总经理分管、生产部专管、各基层单位环保领导小组和环保员兼管的三级环保管理体系。另外,建立并完善环保设施管理制度,要求环保设置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转率达98%。

  步入柳化生产、生活区,人们看到:鲜花盛开、鱼翔浅底,一片片绿草和种满菊花的路旁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由于环保工作抓得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发展,去年,柳化实现销售收入9亿多元,利税1.48亿元,其中利润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0.8%、50.16%和60.6%。

  环保领先是柳化飞跃的翅膀

  尽管柳化在环保工作上已取得很大成绩,令人欣喜,但柳化人并不满足,而是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在柳州市“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总体要求下,2003年柳化实现了上市融资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新机遇。为使生产和环保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柳化决定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壳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对传统工艺实行改造,以进一步对原料煤的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该工程也称柳化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是目前广西投资最大的国债贴息项目,也是最大的环保建设项目。全部工程(包括配套项目)投资10多亿元。目前,工程在正常进行中,将在2006年初全部建设完成进入试车阶段。项目建成后,可使用更加低廉的广西煤矿作原料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且在清洁生产、环保,减少城市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投产后,柳化的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合成氨55万吨,各种产品产量超过120万吨,合成氨成本大为降低,销售收入可达20个亿,利税达3个亿,企业将跨入全国化肥行业前5名,在以煤头为原料的化肥企业中名列前茅。它以其建成后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国家的肯定。不久,柳化环保将实现质的飞跃,一个崭新的、适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实现清洁生产的柳化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