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现代管理需要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滋养

企业报道  2014-03-14 15:33:49 阅读:

  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沿着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走过来的。悠久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对生长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炎黄子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觉或不自觉地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影响。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科学模式,就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否定传统,而应自觉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过去一提管理,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最先进,只要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再加上计算机就可以了。实际上,一个国家要实现管理现代化,不能只依靠引进外来经验,还必须继承本国历史文化遗产,走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多年来,我会在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掘研究,并在二者的结合点上寻找适合常州具体情况的管理良策,从而使古研会的工作能不断深入。

  学习、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目的是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服务。因此,我们不能以背诵几句古人的警句或格言为满足,更不能以“贴标签”式的方式,穿靴戴帽,把古人的东西生搬硬套地装进现代,这就不能不涉及应该抱什么态度和采取什么方法去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的问题。

  对于不了解古研会活动内容的人来说,在一听到古代管理思想时,会自然而然地作出反应:现代管理都没有搞好,哪还有时间去研究古代管理思想?或者认为现代经济如此发达、如此复杂,研究古代管理思想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出现上述的这些疑问是很自然的,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千变万化,如果抱着要从研究古代管理思想中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的态度,那的确是缘木求鱼,会大失所望的。实际上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关键是要真正领会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哲理,通过它来启发自己的思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中,靠思想的拓展、思维方法的转变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的思想境界。

  10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与管理思想在今日能为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企业界所重视,正是由于人们逐步理解和运用了古代管理思想的哲理,开阔了思路,并且从中尝到了甜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竞争日趋激烈。正在此时,《孙子兵法》克敌制胜的谋略、《周易》关于对立统一与矛盾转化的哲理、老子的辩证观点、孔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仁和义的论点等所有这些,对今日的企业家来说,该能从中领悟到怎样去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素质,树立“居安思危”、“见利思义”的思想等,而这些都是夺取竞争优势的经营之道。我们10多年来的古为今用活动所以能有进展,正是掌握了这一研究的方针与目标,从而使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如天合幕墙公司等单位应用了一条古代哲理来阐述企业的一个实际问题,有的企业如常州第四制药公司、常州兰翔机械总厂等单位要求中层管理干部学习《孙子兵法》并写出一篇发展本企业战略的论文,这些古为今用、博采众长的措施,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倡企业家向历史学习,决不意味着历史会向你提供今天所面临某个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历史却能启发你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研究好它,可以使自己触类旁通、洞若观火。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学习古人重在从古人的论著、格言、故事中去融会贯通地领会其哲理,并结合实际加以举一反三的思考,从中得到启迪,开阔自己的思路,探索出如何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途径。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