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在与一些企业家朋友的接触交谈中,发现了一些消极的思想倾向,有的是关于宏观调控的,也有的是涉及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内部制度方面的问题。感于自己20多年经营民营企业的经历,也想就此坦露一下个人的观点。
我认为民营企业的最大隐患在内部。因为民营企业往往具有特殊的成长背景。比如由几个自然人合作搞起来的,也有从村办企业、乡镇企业转化而来的。许多在当时环境下合情合理的事情,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生出许多矛盾来。比如,刚开始创办企业时,大家总是称兄道弟,可谓是志同道合,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往往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人为的障碍,分道扬镳并最后断送企业的不在少数。还有的是因为民营企业在制度治企方面先天不足,容易患重结果、轻过程的毛病——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把事情简单化,对于一些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时也忽略掉了。虽然其主观出发点是好的,但毕竟在某些方面不规范,这就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扰乱了企业经营。
这种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和方法的不科学而使结果与经营者的理想出发点相悖的做法,究其根本,是一个法律规范的问题。事实上,很多本身看来合情合理的事情,有时却是不合《公司法》的规定的。因此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民营企业经营者们应该时刻牢记规范治企的重要性,避免“好心办坏事”。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内部堡垒巩固得越好,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当然,对于我们搞企业的来讲,困难和问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为经营企业就像开飞机,从起飞到降落时刻都会有风险,而企业也正是在不断战胜困难、趟过险河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一颗平常心,有一种执著的精神,要有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心理准备。
唯此,我们才能取到“真经”。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