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全球生产基地,几乎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盛大科技网络有限公司CEO唐骏在“当代经理人论坛2004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表示,“中国制造”创造了一个中国神话,但这样的神话是不能或者说也不应该成为中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最核心的竞争力。“真正在‘中国制造’中获得最大利益的恰恰是把最简单的加工放在中国的美国厂商、日本厂商、欧洲的厂商们,而中国本身没有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的利润只有5%到10%的范围之内,我相信未来这个利润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小。”
过去10年中国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低廉”,价格一定是比任何一个国家低廉,更重要一点就是中国有很多受过教育的比较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是价格低廉,但质量却达到了国际要求,所以跨国公司把制造加工环节放在了中国,而不是放在比中国更贫穷落后的印度,这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中重视教育的巨大收获。但唐骏认为劳动力成本低廉未来并不能成为我们根本的竞争力。“千万不能把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中国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家有可能通过对市场的敏感度抓住了商业机会,或者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是借助一些传统的关系,不过,这只能是一种初步的成功,在未来5年、10年,企业要继续发展,这些曾经取得成功的因素荡然无存,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先发机遇只有一个,中国企业家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不可能靠先发机遇永远为你的企业奠定基础;在如此信息发达的社会里,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夜之间就可以被别人拷贝下来,被其它企业模仿。所以我们企业已经没有核心竞争力了。”除此之外,唐骏指出未来的挑战还来自于国外的巨头。“世界500强都已经进入了中国,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因为跨国公司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充裕的资金引入了中国,但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意味着竞争更为激烈。中国企业的优势何在?或许有的企业家会强调中国产品有价格优势、有吸引力,但国外巨头占据的是高端市场,它的利润是中国企业的3倍、5倍甚至更多。”
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怎么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最大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问一下自己,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唐骏提出4+1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4’指的第一是资本,第二是技术,第三是品牌,第四是市场。‘1’就是管理。”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