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确保石油安全 我国构筑防波堤

企业报道  2014-03-12 14:47:10 阅读:

  石油安全拉响警钟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进口成品油2824万吨。有关权威部门预计,2004年我国进口的原油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3亿吨,将进口原油1亿吨。

  与此形成的反差是,我国的远洋运油船队规模小得可怜,运输能力明显不足。根据交通部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而海上船运的90%又是由外轮承担的。这又带来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安全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紧急情况,我国将面临断油、缺油的危险。

  远洋舰队行将出海

  为求解“能源困局”,一场建造超级油轮、组建“远洋舰队”的竞赛目前正在我国船运三巨头中激烈展开。

  这三个巨头分别是招商局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有消息称,今年11月,中海集团订造的第一艘30万吨级超级油轮将正式加入我国的石油运输船队,据悉,这个量级的油轮在我国的“远洋舰队”中亦属罕见。

  其实,中海集团的“野心”绝不仅于此。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造船论坛”上,其副总经理孙治堂透露:中海集团正在加快建设一支世界级的油轮船队。未来两年内,将建造6至8艘超级油轮。在2010年前,还要再建15艘超级油轮。

  另一个船运巨头——中远集团现有油轮船队规模已超过200万载重吨。但总裁魏家福表示,未来3年,这个数字还要翻番——达到400万载重吨。

  而我国最大的国际原油运输商——招商局集团,目前正在加快集团内原油运输资产整合。11日,招商局集团有关人士说,他们拥有油轮运输能力总计已达340多万吨。

  此番不约而同的扩张得到了国家规划的认可。中国交通部水运司副司长张国发接受采访时称,“他们的目标是使我国的油轮运载能力在2005年以前翻一番,从520万载重吨增至1000万载重吨。”

  多管齐下加强防范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的状况,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最新行业景气报告提出,国家石油安全的生命线迫切需要得到保障。

  这份由陈强、范敏执笔的调查报告分析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按年均9.7%的速度增长,原油消费按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进口量逐年增大,预计最迟在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规模就将突破1亿吨大关。如果按照未来15年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预计,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2%,因此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国家石油安全迫切需要采取以下四方面对策。

  对策一,打破垄断竞争格局。报告指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还处于弱势,不具备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抗衡的能力。但是,按照我国入世对外资开放石油市场的承诺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国内将全面放开石油产品零售市场,并在2007年年底前放开批发市场。届时,外国企业将可能带着价格制订优先权和石油期货套期保值的双重优势进入我国石油市场。对此,我们必须打破现在国内市场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为“两大主体”的垄断竞争格局,改变对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国内石油行业的监管政策,加快形成以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油源来源多样化为重要标志的平面化、多层次市场格局。

  在石油勘探方面,应破除现有法规仅允许中石油与外国公司联合开发中国的陆上油气资源,海上石油的开采权则归中海油的政策,允许中石化与外国公司一起进行陆上石油勘探和开发,国内大型石油公司也可通过投标方式获得国内油气田的勘探开采权。

  在对内开放方面,应贯彻率先对内资开放的战略。现在的多元化主体只有国有企业和国外大型石油石化集团,缺少国内民间资本。而让民营企业更多更快地进入中国石油领域,则是打破石油市场垄断的一大步。同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学习借鉴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经验和做法,在巩固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经营。

  对策二,着力规避市场风险。由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从长期看,大量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家的利益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石油安全的最大风险,仍是市场化的价格风险。作为石油现货储备和经营的必要避险环节,参与石油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非实物形式储备石油,为最大限度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化运作途径,也是必然的市场选择。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如不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将无法以市场运作的方式锁定经营成本,无异于自绑手脚,从而会面临市场的双重风险。

  对策三,改革管理体制。报告认为,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能源建设项目的超长周期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对其撒手不管。我国也有必要建立国家能源综合管理机构,协调能源工业、能源市场、能源对外合作、能源外交等领域的关系,确保能源长远发展和能源安全供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调查报告建议将管理能源的主要职能合并到国家综合管理部门,或适时成立能源部,统筹包括石油在内的整个能源工业。同时,在国家能源综合管理部门内,设立相对独立的石油(天然气)监管机构,以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国家能源综合管理部门侧重制定政策、规划,负责综合平衡。

  对策四,要加快发展天然气,缓解石油供需压力。据专家预测,目前,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达到23.8%,而到2010年后天然气有可能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报告对此分析指出,我国天然气工业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目前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为2.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亚洲平均8.8%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天然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天然气,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报告强调,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把加快发展天然气提上议事日程,实现天然气工业20—30年的快速发展。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