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名家访谈>> 正文

李奇民——中国书画名家献礼全国两会

企业报道  2014-03-11 22:32:58 阅读:
核心提示:李奇民,1939年出生福建石狮。福建师范学院(现为大学)艺术系五年制美术专业油画班毕业,师承留学法国皇家美术学院的著名画家谢投八教授以及著名画家谢意佳、叶淑华教授。1961年毕业后分配在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工作,主任编辑。

  李奇民,1939年出生福建石狮。福建师范学院(现为大学)艺术系五年制美术专业油画班毕业,师承留学法国皇家美术学院的著名画家谢投八教授以及著名画家谢意佳、叶淑华教授。1961年毕业后分配在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工作,主任编辑。

  在岗时,40年服从工作需要,创作了许多中短篇连环画,以及漫画、宣传画、年画和插图,在福建《支部生活》杂志上发表;经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革命战士—王杰》、《少年英雄—张高谦》等三部连环画(合作);经常在《福建日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中国山水画作品。

  1998年退休以来,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探索,每年有大幅巨制的作品问世。2013年《美术报》分别用了12个版面刊登其退休后的部份作品;经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奇民画集》;在福州画院举行了由福建省美协、石狮市人民政府、石狮市政协、石狮市委宣传部、石狮市政协之友书画院、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山高水长—李奇民国画作品展》,得到了读者和观众的很好评价。展览期间,《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央视商经频道》、《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以及《美术报》、《羲之书画报》、《收藏天下》等省内外新闻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

  他创作的中国山水画题材源于祖国大山名川的艺术写照,寄托并展现了画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及其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

 

  法无定相 气概成章

  李奇民和他的山水画

  画家李奇民有二枚分别刻着“法无定相”和“气概成章”的图章,就用它来概括这位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感悟,颇为恰切。

  李奇民是我同窗五载的学友,同级同班同寝室,学的又同是油画专业,再加上同乡之谊,所以一入校门,年纪比他略小的我就老跟在他的身后,几乎形影不离。在我的印象中,奇民是个多才多艺的同学,学业优异自不必说,吹拉弹唱更是件件在行,常见他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登台演奏。在那大搞政治运动的年代,我们这帮调皮鬼身上好像有着让人永远拔不完的“白旗”,唯独他不但毫发无损且能当上班主席,可见他驾驭风云的能力和他的艺术能力同样令人欣羡!

  毕业后各奔前程,从此音讯渐疏,虽然知道他因忙于编辑工作而没能坚持自己所喜欢的油画,但我更知道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假以时日,定会重新开辟一番新景象。果不其然,没几年间他竟出版了十多部连环画!听到有人开始称他为连环画家时,我心里老觉得仍然有点不对劲。学生时代,奇民就是个大开大阖的人,作画大刀阔斧,追求的是一种气势和力度,从不在细微处过多地作无益的磨蹭。这种恣意挥洒、旁若无人的画风在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中肯定会有太多的被约束感,一定不是李奇民最终的选择。

  前些年,我到福州参加老同学的聚会,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退休后如何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奇民偷偷对我说他近年迷上中国的山水画,并且还邀我到他家里看近作。一踏入画室,那些被钉在墙壁间或画版上的巨幅山水刹那间都朝我迎面扑来,让我不由地生出一种“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感觉,那种气势,先声夺人。他的画几乎都是巨制,对比之下,几幅六尺对开的斗方只能被视之为小品。交谈中,他说他从小就野惯了,长年累月的案头工作并没改变他喜欢阳光、向往自然的本性,一旦因公外出,完成任务之后,必然取道名山,一路游览回来。是巍巍的高山引发他的壮思,是湍湍的急流激起他的豪情,痛快之余,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便会在自己的心底不断地翻腾着。然而,真正让李奇民毅然改行专攻山水画的决定乃是在香港参观李可染的山水画展之后的事,李老先生那苍老而蕴含天真、淋漓而不失厚重的艺术牢牢地吸引着他,在港逗留三天,李奇民顾不得去太平山去海洋公园去逛街去购物,而是天天流连于展览馆,去享受艺术去窥探祕奥去领略大师的风采······正是这种机缘让他久藏在心底那股表现欲找到突破口并且作出了最重要的抉择。他清楚地认识到比起油画,工艺过程相对不那么复杂而且更加自我的中国画尤适宜于自己的品性,虽然,中国画和西洋画虽是截然不同的画种,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可追求的目标却很一致。重要的是要实践要探索要为了自己的至爱而不顾一切。为此,他五次攀登黄山,去画奇峰画劲松画云海;去感受山之灵水之秀去窥探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那神秘之美。他还说:对自已起了巨大影响的画家中,除了墨色淋漓臻于化境的李可染,再就是气势磅礴的傅抱石和苍劲厚实的黄宾虹。当然,还有许多治学严谨的同龄画家和思维活跃的青年才俊都让他心仪不已,总之,但凡他觉得可以借鉴的,便一一收为己用,没有门户之见也不受任何门户的束缚。他更将“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奉为至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每当他站到画板的前头,物象与情感便会在他心中碰撞出浪花,待到汹涌澎湃时方才动手,信马由缰地任自己的情感随着笔墨流淌于画面之中,这时,他会完全忘记什么是披麻皱、什么是大斧劈······待到收拾完毕时,他所忘掉的这一切却又都历历地展现在其中,这就是李奇民作画的特点。天性决定作风,而作风又直接影响着画品。他的山水画,讲究的是一种气概,一种张力,就连那画中的烟云,不论是奔腾于山间还是涌动于谷底,都是他造势的手段。难怪我一走进他的画室就被这些巍巍的高山和重重的烟雾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更难怪会有许多爱好者将这一幅幅的佳作带往世界各地,广诸流传。

  如今,李奇民的第一部画集即将问世,付梓之前,他很客气地请我写几句批评的话,我想,我对中国画知之有限,文章断无可能写好,与其挖空心思苦觅佳句以致流于空泛,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将我眼中的他和他的画以及我俩之间的交谈写出来。这样,或许对观者解读李奇民和他的山水画反而会有一点更切实的帮助。果能如愿,幸甚至哉!

  限于水平,谬误难免,敬请各位方家赐教。(洪伟辟,2013年4月13日)

风华玉屏楼

 

风摇松千姿

 

黄河声威雄千古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