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郎庆田认为,“科技兴安”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郎庆田代表在分析各类事故频发时指出,究其原因,除不可抗因素外,多年来煤矿安全科技投入的持续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一是自1996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走低,煤炭销售价格背离煤炭应有价值,煤款拖欠严重,不仅造成了生产矿井的生产难以为继,也造成了矿井安全投入的大幅欠账。近年,全国煤矿安全欠账已经达到500亿元左右,许多矿井只能在原有技术装备基础上勉强生产,从而在安全方面留下了严重隐患;二是近年来煤炭价格回升,市场对煤炭需求增加,企业生产的趋利性使部分煤矿盲目扩大煤炭生产,而以往安全投入上的欠账也并没有得到缓解,煤炭生产远远超出了矿井安全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科技投入上出现了“形势不好没钱上,形势好了顾不上”的怪现象;三是许多矿井经过多年的开采之后,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煤矿生产中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危险不断加剧,从客观条件上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生产矿井的安全技术装备或研究开发没有到位,或投入未能及时跟进,旧有技术装备老化,不能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郎庆田代表认为,当前煤矿科技装备、投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只有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科技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投入使用,才能从根本上遏止煤矿各类事故的发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才能维护和保障职工生存发展权利,才能确保企业建成安全、高效矿区,才能保证企业乃至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施“科技兴安”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煤矿生产状况。
对此他提出,一是通过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大幅度提高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改变井下密集型作业方式,从而减少井下用工人数,降低突发事故伤亡率;二是通过现代高新科技的投入使用,可以更好地预测、预防煤炭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三是通过煤矿专项技术的研究开发,解决深部煤田开采中遇到冲击地压、高温热害等世界性难题,增加职工作业安全系数,有效改善职工作业环境。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