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香港实业家汪恩光的“红旗”故事 出发,寻找红旗精神的足迹

企业报道  2014-03-04 10:47:16 阅读:

  再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开始期待中的采访前,曾对汪恩光主席的见面场景有多种设想,还约请同行的深圳艺术家朋友担任临时翻译。当粤港城际列车到达香港落马洲,搭乘的士穿越一条条霓虹不时映射繁体字的街道,到达中国香港红旗车迷会、香港康加集团、世纪龙集团总部。随着谈话的展开,汪先生对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自豪,对两地文化的熟知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使原本正式的访谈变得像与邻家大叔的聊天,临时翻译也基本派不上用场。映着窗外的灯火阑珊,我再次置身那个火一样的激情年代,仿佛倾听到一颗深爱祖国的心脏在港岛跳动,一段时而激昂、时而感慨的心路旅程鲜活再现。在这番邻家大叔式交流中,我们领略着一段传奇人生的魅力、一段“红旗”之旅的赤诚、大爱、精彩与家国情怀……

  汪恩光先生每每谈起汽车、提到“一汽”,总是难掩兴奋,流露出孩童般的喜悦真诚。我们的思绪也从暖风温煦的港岛来到了冰封雪裹的北国长春。2003年的一个冬日,长春“一汽”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中国香港红旗车迷会组织的海内外20多名“寻找红旗精神的足迹参访团”团员,他们一行也是“红旗”粉丝。时任参访团团长、发起人就是汪恩光。一开始,汪团长一行并未引起”一汽“太多的关注,以为就是一个观光团。但好客的一汽人还是派出了优秀的设计师陪同参观,想让他们在共和国的汽车摇篮里尽情震撼,过把瘾满意回归。随着交往的进行,“汪团长们”对红旗车的痴迷之情,执着之志、艰辛之图,还有为弘扬红旗精神和民族汽车工业文化的倾力付出与远见卓识令陪同人员大为吃惊,经过迅速上报,“一汽”领导班子重新安排最高规格的接待交流。参访团成员自掏腰包、自费印制“红旗精神”宣传册一路走来,把这一行不是员工的自家人的“红旗精神”永远定格在了一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场景并非首次。屈指一算,十数年来,“汪团长”和他的红旗迷团员通过点滴言行,把这种精神、强盛之梦传播到更广更远之地。在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型巡游活动中,经红旗车迷会提议,由汪恩光驾驶的红旗牌轿车行驶在庆典游行车队的最前面,车头的五星红旗、紫荆花区旗迎风飘扬,这一幕感染港岛,也再次激发红旗迷们的自豪。为了迎接这次机会,车迷会在香港修复一台红旗轿车,花费200多万港币,历经三年多的牵肠挂肚。

  寻梦,工业设计师的创意人生

  1950年7月,汪恩光出生于香港九龙太子道(那打素医院),在香港读完小学、中学,父亲常讲中国现代历史给他听,尤其是希望他将来做什么行业都要做到“一把手“的教诲激励他一路走来,勇者自强。他们兄弟五人都对艺术很感兴趣,家庭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使他总是充满奇思妙想。他工作后进修模具设计硕士,也开始在模具设计方面创业,那段时间,他和合伙人都付出了极限努力,客户在满意质量时又追问:“你们香港人是不是不用睡觉”。因为他们的效率大大超乎用户的预料。时至今日,汪恩光坚持自主创新,发明设计了很多新产品造福大众,尤以本土化的产品和营销服务手足同胞。早在1988年代,“汪氏专利”在中、德、法等国得到认可,世界知名厨具企业专程到康加企业交流,有些品牌产品在国外被贴牌生产,每天,分布在全球的3000多家专卖店不断输出康加优质产品,绿色健康理念和创新精神,是康加通行世界的最好名片。诚信身为工业设计师,他也为自己设计了艰辛而精彩的人生之旅,一段撼人心魄的红旗历程。在他在众多的职业中毅然选择设计、后来又回到广州办企业,从事设计工作的他转到制造业,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毅然决定为国效力、在内地经济改革大潮毅然在内地投资建厂,他的梦是家国之梦,他的梦早已汇入“中国梦”,这是时代给予的特殊眷顾。中家源设计香港康加集团主席、香港世纪龙集团主席、中国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院士、香港工业奖评审委员、香港设计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小企经贸协进会名誉副会长、香港发明专利协会专业会员、中国香港红旗车迷会主席、东莞市外商协会理事......我们所了解到的汪恩光多技多识,为他赢得荣誉等身。汪却笑言,最乐见设计师和红旗车迷会主席,前者使他务实回报社会、后者寄托家国梦想。

  汪恩光和红旗的结缘缘于上个世纪60年代祖国大陆在香港举行的一次国产车展,甚至是从接送两个弟弟上下学时,香港街头银行的橱窗里展示的中国照片就萌芽,那时的汪恩光,年仅8岁。半个世纪过去后,他还能记起当时第一次见到国产老红旗轿车的那份震惊感:当时参加展览的有好多祖国大陆生产的东西,但围观的最多就是那台红旗七七零轿车,他也好奇地排在人群后面,终于轮到他们这组人看了,是红旗轿车,当时的汪恩光就被它外形上的大气、尊贵、典雅给牢牢吸引了,原来祖国大陆还能造出这么好的车,当天他一共排了5次队,就为了和这台红旗轿车多呆一会儿。1995年他在东莞一家车行里发现一辆已经破败不堪的老红旗770轿车,他又是一番艰难谈判,讨价还价,最终买得这辆红旗车。这是他的第一辆红旗车藏品。

  为能拥有一辆老红旗,汪先生总是苦苦寻觅。他的“拍档”、现任世纪龙集团、康加集团副总裁徐玉莲女士感同身受。有一次,他们驱车行驶在一条不起眼的街道,车子已经转弯,但在车内闭目养神的汪恩光突然叫停,说是刚刚看到一辆红旗轿车停在露天。大家将信将疑下车寻找,果然在经过之处发现一辆红旗车,汪恩光如获珍宝,也为此难过。后来将这台废弃的红旗车买下来吊装回厂自费维修,成为当年厂史里的“重大事件”。

  在朋友的帮助下,汪恩光从1995年收藏了起,至今已收藏5辆红旗车。每逢有贵宾来访,汪先生都要用他们迎来送往,“红旗车”也成了他的礼宾用车。当第一辆修复后的红旗车到厂时,几个平常在工厂门口以载客为业的摩托车手,丢下摩托就趴在红旗车上哭起来,原来,他们几个是退伍军人,曾经多次接受过老红旗的检阅。”谈起那一幕,今天的汪恩光,仍然为之动容。

  逐梦,每台车模都有生命,奉献绿色环保生活

  汪恩光旗下的实业已经形成以香港为创意总部,东莞为研发、实验、生产、对接市场的格局。“精益求精,追求品质。要做就做最好,国格重要。我要把这种声音告诉全中国人民,告诉世界人民”。汪恩光用这种理念研制每件产品,培养员工品格,塑造企业精神。本着这样的追求,康加集团厨具主打绿色环保,逐步做大做强,吸引世界最大的厨具公司主动签下订单,被誉为香港的“明日之星”。世纪龙集团借助“红旗”的文化力量,享誉全球。企业车模生产范围逐步向世界名车扩展。谁也不会想到,看似大气端庄的国车车模,生产中的精密度竟与生产一块手表相同。

  我们来到位于东莞茶山镇的康加工业园区采访时,世纪龙集团销售部经理助理田薇介绍道:“我们的每台车模都有生命,里面熔铸了大家的感情因素,就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工业的红旗精神”。香港康加集团和世纪龙集团是中国香港红旗车迷会所属的两家大型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东莞市茶山镇康加工业园,“世纪龙”以经典老式汽车收藏与高端汽车模型开发及生产享誉全球,康加集团的绿色环保厨具产品的专业开发创新,质量控制,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等方面都获得国际性荣誉,成为各地用户的放心满意合作伙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畅销欧美、亚洲、澳洲、中东和南美等。笔者到访时,从企业大门到生产车间,从走廊国道至办公区间,“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标志多处可见,发扬红旗精神,“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在与管理人员和加工人员的交谈中随口听到,高扬红旗精神,铸就精品模型成为了大家的集体行动。当世纪龙生产的国产车模型亮相世界各地,广受赞誉之时,汪恩光和新老员工对“每台车模都有生命”有了刻骨铭心的认同。

  谈起十八年前的一场大火,汪恩光和那些曾经并肩创业,至今仍与“红旗”事业不离不弃,或已在别的行业丰满人生旅程的人士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浴火重生。三月的一个凌晨,物燥风劲,位于东莞茶山镇的车间里塑料件突然起火,消防队员赶到火场,却是望火兴叹,放弃扑救,一些员工却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抢救出模具,也抢救出了今天享誉世界市场的“世纪龙”集团,也凝结成了他们牢固的事业和友谊。事隔近半个世纪后,记者与汪先生和知情人谈起这场大火,他们仍然感慨不已。在座的参与救火的员工说出了心里话,“这是我们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基业,那些原材料都是珍宝,我必须先救出来”。如同这场大火的考炼,为企业发展熔铸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一个团队自信、坚持、拼搏、无惧的精神内核。的确,包括仅有的两台加工机在内的这点家底是汪恩光和另外三个朋友凑齐2800元后创业的全部家当,里面寄托他们太多的希冀与梦想。

  在世纪龙企业,吴多顺等“元老级”员工有着20年以上的工龄;不少女工生小孩后执意返回做工,还有一些员工带动家人来做,可谓“献了青春献子孙”。记者问他们何以如此坚定不舍?有人回答“在这里上班能感到家庭般的温暖”。

  圆梦,感动中国,走向世界

  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中国香港红旗车迷会、世纪龙集团生产的30台经典红旗轿车模型送到了北京中南海,受到中央领导赞扬。

  2013年8月,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向香港红旗车迷会和汪恩光发来热情洋溢的邀请函,商情赠送一款国产经典红旗小轿车永久驻展,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又名法国米卢斯汽车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博物馆,集收藏与展示世界经典车型于一体,这是国产品牌汽车首次应邀入驻该馆,意义非同寻常。

  2013年11月8日,首都北京秋高气爽,钓鱼台国宾馆银杏缤纷,金黄铺染。在8号楼贵宾厅,伴随着激昂的乐曲声《红旗颂》,深圳市文化局干部、专职画家陆佳的大型画卷《中国梦红旗梦》缓缓展开,四座惊叹,22米长卷再现了那个火一样激情的年代,展现了红旗人33天生产出国产汽车的奇迹和为国拼搏精神。这是中欧文化交流民间系列活动首场活动-汽车文化暨经典CA770型“红旗”赠驻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座谈会的一幕场景。也是我国中欧民间外交新亮点。这次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活动,正是由汪恩光、陆佳人士倡议发起。活动期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外交部、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政府、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印度商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书画艺术家代表,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金台朝闻文化传播中心、深圳市佳仕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环宇教育等媒体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就汽车文化和“中国梦·红旗梦”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代表对汪恩光及其香港红旗车迷会、康加集团、世纪龙集团向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捐赠红旗牌CA770型轿车,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中华精神的义举给予积极评价,对汪恩光十数年来不辞辛劳,潜心追寻、发掘“红旗精神”,矢志不渝传扬中华文化的执着坚定表示钦佩赞赏。随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建议在中法两国部分城市举办中欧消费文化万里行暨香港红旗车迷会向法国捐赠经典红旗牌轿车活动,通过采风与城市主题交流活动,传播“中国梦”,弘扬民族“红旗精神”,进行中欧民间人文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活动将通过汽车文化交流暨“红旗”精神全国巡回展、国产品牌汽车拉力赛、赠送经典红旗牌轿车发布会等。

  那次活动进行到高峰,另一位红旗车迷——深圳市专职画家陆佳亮出了绝活,现场展示历经半年创作的22米长卷《中国梦红旗梦》,整整绕行钓鱼台国宾馆8号楼贵宾厅近一周的长卷充分展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红旗车与波澜壮阔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直至“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相伴相随的艰难与辉煌。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陆佳淡然回答,“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与汪先生对红旗车、对国家富强的所为相比,我用手中的笔做这些不算什么,但这种精神是相通的,它激励着我克服各种阻力,完成这一新作,以此加入传播弘扬红旗精神的队伍”。陆佳介绍,当汪恩光第一次看到长卷时潸然泪下,他们是为红旗精神的发扬光大而感动。

  汪恩光情系红旗,矢志不渝的举动在香港与内地传为佳话。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只要和“红旗”沾边,他就像一名早已待命出征的展示,一跃而起,勇往直前。数十年来,他收藏老红旗车、自建红旗网站、创作“红旗超人”卡通、创办香港红旗车迷会并出任主席……他的故事,浓缩了所有热爱红旗的人们的温情举动。也创造刷新着红旗汽车文化的“第一”。第一辆在香港获得牌照的红旗车;第一个被“一汽”授予“感动一汽人物奖”、第一个使定制车模成为重要礼品;第一次促使“红旗”成为香港节庆巡游花车……

  采访结束,走出香港红旗车迷会总部大楼。暮色四合,和风微煦,港岛尽显迷人风采。我们与汪恩光先生道别,他依然的笑容可掬,依然的淡定坚毅。当他驾车融入那一片灯火,笔者猛然想起,同车几天来,汪恩光所驾驶汽车的音响一直播放我们耳熟能详的“红歌”、民歌,此时此刻听起来别样亲切,我的脑际回响起其中的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褚多锋(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专刊主编)撰文 :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