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煤炭价格飞涨,电力前所未有紧张,能源危机已初露端倪。作为能源行业的前哨,石油化工产业将如何应对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日前,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经理余夕志就此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2005年和2007年成品油零售和批发业务相继放开,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中国石化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作为中国石化沿江炼化企业来说,安庆石化“求生存、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余夕志认为,目前压力大、危机高,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出路。就目前安庆石化而言,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安庆石化已经形成了“油、化、纤、电”一体化的基本格局,装置间联系紧密,资源优化充分,有较强的产品结构调整余地。加上企业离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最近,交通便利,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大,企业有较强的发展后劲。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仍存在“冗员多、负债重、创资产少”等深层次问题。这些深层次问题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发展必须突破的关键所在。
余夕志说,看起来问题一大堆,但只要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安庆石化前景还是光明的。前几年企业一直处于亏损,外面的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只有从自身挖掘潜力,苦练内功。为此,安庆石化紧紧抓住“市场、成本、改革”这些主要矛盾,通过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有效发展,进一步做精、做优、做特、做强,努力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例如,在生产经营方面,我们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决策,抓住了去年下半年市场形势迅速好转的机遇,大力调整结构,全力做大总量,一举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今年1—8月份,加工总量、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创造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为实现年初提出的“原料油加工量突破400万吨”和“销售收入超百亿、利税超10亿”的“双突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化内部改革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2003年4月份,安庆分公司成功推行了扁平化管理,不仅一举打破了延续近30年的“三级管理模式”,精简了一级机构,降低了管理费用,而且使管理人员压缩27%,处科干部压缩13%,较好实现了精简高效的预期目标。在降本减费方面,安庆石化采取了一系列的工艺改进、强化管理措施,使吨油完全费用连续3年下降,2004年吨油完全费用将降到170元/吨以内,与2002年的水平相比,仅今年净增利润就达到1.5亿元以上。
余夕志说,企业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必须以有效发展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以增量带动存量,实现结构调整,不断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安庆石化明确了“提升炼油、改造化肥、发展腈纶,做精、做优、做特、做强,争当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排头兵”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去年安庆石化成功组织实施了I套常减压和催化两器更新及采用MIP工艺技术改造。今年又重点抓了“一改两管”工程,安庆石化的“翻身工程、希望工程”——化肥油改煤项目,通过超常规的工作,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沿江原油管道(安徽段)和“安庆——合肥”成品油管道也将在今年10月下旬同步实施。这些重点项目投资高达2亿元以上,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近期,为加快安庆石化的发展,中国石化科技委专家组刚刚完成对安庆石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咨询工作,为我们下一步“做特、做强”明确了努力方向。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