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性价比”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中国车市在低迷中的一大收获。它直指汽车市场的利润分配问题,指出了消费者更主要的利益所在。这个概念在试图引导价格杠杆作用于汽车消费的全过程。
“全程性价比”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一篇介绍南京菲亚特新推出的AT自动挡车型的文章上,原文是这样的:“低的基本售价和低的售后花费,使得南京菲亚特AT自动挡新车当之无愧地称为国内‘全程性价比’最高的家用轿车。”
“全程性价比”主张的是,让价格杠杆作用于汽车消费的全过程——从买车直到汽车报废。基本上“全程性价比”有四大要素: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前两者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的焦点。传统意义上的“性价比”就是指这两点的对立和统一,基于产品的消费已经趋于理性,价格杠杆在发挥正常作用。后两者可以称为“后市性价比”,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但其实它们才是经销商生存的根本,因为后市消费具有持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消费者没有认识到这个领域存在的暴利,价格杠杆在这个领域几乎不存在。最先敢于向后市利润开刀,并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应该可以被认为“全程性价比”的最先倡导者。
让我们回顾南京菲亚特今年的市场行为。今年年初,南京菲亚特面对一些厂商的整车降价,最先做的却是大幅度降低配件价格,以至于在最近针对“全程性价比”的讨论中,常常拿南京菲亚特配件的低价格作为论据。4月,南京菲亚特全系列车的“惊雷行动”降价,不同于某些厂商一次降一点的做法,而是一次就将价格降到了世界水平,痛痛快快地最大降幅2.1万元。而在前阶段众多汽车厂商纷纷搞整车降价的时候,南京菲亚特却在热热闹闹地完善服务质量,推出了“给你更多”的服务品牌,筹办“第二届服务技能竞赛”,铺展更多的4S店。分析上述3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价格杠杆起作用的整车消费市场,南京菲亚特坚决遵循规律;而在价格杠杆尚未起作用的售后市场,南京菲亚特主动出击,其产品可能是“全程性价比”最高的。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