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北京的夏天有点儿反常,尽管阴雨天气多于历年,但是7月2日在北京开幕的“北京环球嘉年华”仍然成了今年暑期北京的一大热点,除了各大媒体的纷纷热炒外,不少北京人也着实的为此破了一笔财。
“环球嘉年华”是一个集狂欢、演出与各国美食于一体的“移动游乐场”,被称作“巡回的迪斯尼乐园”。据说“环球嘉年华”每年在全球只选择一个城市,也只举办一次,但是,从去年到今年,“环球嘉年华”就已经在中国的上海和北京举办了两次。而“环球嘉年华”来到中国,除了给国人带来新奇和刺激外,也让中国娱乐产业感受到了竞争的逼近。
“嘉年华”引发中外游乐场客源战
这几天在北京,同事朋友间的问候多出了一句新词:“你去嘉年华了吗?”
“北京环球嘉年华”的主办地点设在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北京国际雕塑公园,而目前北京乃至全国游乐设施最多的游乐园——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就在它的旁边,至此,两家中外游乐场有了一次戏剧性的碰面,而一场关于客源的争夺战也由此拉开,因为每年的暑期,是石景山游乐园一年中最好的日子,这段时间的收入几乎占了全年收入的40%。
就在“北京环球嘉年华”进行大规模新闻宣传的同时,北京石景山游乐园的广告也如火如荼的展开,甚至已将其广告“砸”在了“环球嘉年华”的家门口,并且即将开展的活动名字也叫“嘉年华”。环球嘉年华公司为举办北京夏季盛会,媒体广告预算费用达1200万元,石景山游乐园的广告投放费用也第一次超过了70万元。
除了前期的广告攻势外,此次两家“嘉年华”的活动内容也惊人的相似,游艺项目、美食、演出成了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环球嘉年华”主要靠大型乘骑机、技巧型挑战游艺项目及多种国内外的不同美食吸引游人。而石景山游乐园举办“嘉年华”活动期间,有多个美食摊位,并增加木偶剧团的演出以及俄罗斯大马戏团的演出。
另据了解,“环球嘉年华”活动时间为7月2日至8月22日,石景山游乐园举办的“嘉年华”活动时间定在6月20日至8月20日。两家的活动几乎同时进行,地址也仅隔两站地铁。但是,两家游乐场在票价上却相差悬殊,“环球嘉年华”活动的门票定价为50元,购买门票进园后可凭门票换取等值代币进行游玩;石景山游乐园不仅有套票,还可以买门票进行单个项目消费,门票价格仅为6元。
内容更新难倒国内娱乐商
去年,“环球嘉年华”在上海开始营业,虽然错过了“五一”黄金周,但是接踵而来的堪称“黄金月”。据统计,去年上海“环球嘉年华”夏秋季版共接待了220万游客,最高峰时日流量达4万人,每天收入100万元以上。
“环球嘉年华”的火爆,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消费潜力惊人的游乐市场。但是在巨大客源面前,中国的娱乐产业却有70%亏损、20%持平,能够盈利的仅有10%左右,其根源就在于国内娱乐产业正陷入“更新太慢——客源锐减——亏损严重——无力更新”的恶性循环之中。
据悉,去年“环球嘉年华”带了38台大型机器、50多种竞技游戏来上海,其中70%的机器是中国内地没有的,有些即使在全世界也仅有几台;今年北京“环球嘉年华”活动新引进了7台游客从未体验过的游乐设施,例如号称“世界上最贵的游艺设备”的“极速大风车”。
中国娱乐产业缺的不仅是硬件
在国内娱乐产业人士眼中,“环球嘉年华”的推广手段、经营策略、运行模式等,包括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都让他们感慨良多。
“环球嘉年华”所有项目挤在3.5万平方米内,灯光迷乱,音乐狂野,作为奖品的绒毛玩具重重叠叠、铺天盖地,加上游客的欢笑、尖叫,营造出一种无可比拟的狂欢气氛。
此外,国内游乐场一般采取套票形式,买一张票可以玩几个项目,将一些不受欢迎的项目与热门项目搭配起来;而“环球嘉年华”却强调了自主性,游客可以根据需要,以现金换取代币,然后选择各式各样的游戏设备,年轻人可以选择乘坐“极速大风车”、“跳楼机”,而老年人可以选择投篮、套圈等游戏项目。用“环球嘉年华”这一品牌的拥有者——香港汇翔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罗达成的话来说,就是“从6岁到90岁,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
“环球嘉年华”采取的是巡回方式,场地一般是向当地政府短期租借使用,这样就可以灵活选择最佳地块,以降低运营风险。同时,香港汇翔公司只有20几名工作人员,其他员工均为临时招聘人员。而上海“锦江乐园”在编员工300余人,其中50%是建园时的征地工,这些员工如今大多年过40,文化普遍在初中以下,综合素质低,成为制约“锦江乐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纯认为,“环球嘉年华”作为一种移动式的短期投资行为,他们所做的不外乎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他们对消费群体、消费层次研究得非常透,“国内娱乐产业根子问题还是一个产权问题,如果是个人投资,肯定会想尽办法研究市场。”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