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元月,国家有关部门已为公众创造出两大关注热点:一个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公布,另一个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原则通过。两者共同为民营资本在公共事业领域的渗透拓展了一片极具活力的崭新空间。
《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而《意见》则重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其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规划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总规模大约为8.5万公里,将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5万多公里,高速公路以3.4万多公里保持世界第二位。但同其他大多数公共设施领域一样,民营资本的进入比较薄弱,并且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民企本身易在融资、建设资质等方面遇到障碍,民企参与高速公路领域投资的热情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有关专家透露,在城市公用设施、高速公路建设的招投标中,有相当多的民企参与,虽然在较少的项目上有民企成功中标的范例,但较重要的项目民企多数投标失败。
交通部官员在谈到高速公路规划网络的总体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的问题时表示,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静态投资20000亿元。如何为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来源资本的介入创造公平竞争的机制,让行业有所作为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有关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与管理,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这无疑将为民营资本在公共事业领域大有作为提供利好环境。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