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监管和规范是最重要的

企业报道  2014-02-25 09:30:47 阅读:

  2000年以来,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表现相当活跃,涌现出格林柯尔、超大农业、欧亚农业等民企代表股,但随后不少民企又受到香港证券机构这样那样的质疑,出现了多起“高台跳水”事件。不久前,又爆出了创维数码事件。可以说,几乎每年港交所都有内地民企发生各类“事故”,使得香港投资者对内地民企股的信心遭遇重创。这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出现的问题,也是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

  近几年,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纠纷,特别是非流通股场外协议转让现象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日益引人关注,由于其中许多行为触及的是法规的空白这使得股权纠纷引起的公司运作和信息披露混乱问题成为监管部门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有海外的投资者评论我国内地的上市公司是“国企太旧、民企太新”,意思是指国企经营效率不高、缺乏战略性计划却相对稳健,能够获得政府的资源支持,但是国有企业的种种固有弊端也相当明显;而民企盈利能力强、增长速度快,但在投资者中的信誉度却不高,因为投资者看不到民企过去的业绩。没有对比,对未来的收益预期有很大风险,通常只有在大的基金经理或分析师肯定后才敢投资。

  无论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面临的问题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因此,一方面,内地民企亟须强化自我约束,重塑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证监会应在同等地位上加强合作和沟通,强化跨境监管,尽快制定措施,以便能在事先及时发现迹象,提早释解风险,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