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作为中部一个农业大省,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从县域经济入手,让一部分县率先发展起来,通过它们带动其他周边县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推进,这既符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日前,记者走访了地处皖北的阜阳市颍上县和亳州市蒙城县,对它们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进行了深入探索。
颍上:独具特色的自强经济
颍上县是农业大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旱涝灾害严重,历届政府都不得不把工作重心放在救灾、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上,要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难度很大。县委书记李新才提出“抓好救灾促重建,跳出恢复求发展”的自强发展口号,采取“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商贸、旅游为两翼”的战略措施。
鑫泰化工的前身是颍上县化肥厂,计划经济模式在这个厂子延续到1998年,其弊端已暴露无遗,为了救活企业,县里通过研究,决定将时任阜阳市化肥厂厂长的马建挖过来,希望通过他在阜阳市化肥厂的成功经验来救活颍上县化肥厂。阜阳市政府和市经贸委对颍上县这种自强发展经济的态度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并大力支持,做好相关协调工作。马建来到化肥厂后,从三项制度改革入手,县里也为其扫清了一些外围障碍,使其能够施展改革的胆略和发挥经营管理上的能力。2000年3月,县里用原化肥厂的部分存活资产单独成立鑫泰化工公司后,将职工分流了一半,并按政策给予安置。人员精简后,马建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造企业,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产量大大提高,效益逐步改善。企业效益提高后,除了给原分流人员增加补助外,还逐步消化原化肥厂的债务。与此同时,马建高瞻远瞩,又用小额资金投入进行技改和设备更新,加大力度引进新项目,实行滚动发展。通过努力,鑫泰化工不仅没有像很多小化肥厂那样走向消亡,而是获得了新生,现已有资产1.2亿元,所生产的“绿雪”牌产品目前已形成化学肥料、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三大领域,共五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且小碳铵产量居安徽省第一,鑫泰化工正走向快速发展之路。
天都纸业集团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位居全国造纸行业第40位。企业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当地农村的麦草和废纸,仅麦秸一项就使农业生产中基本没有用处的麦草发挥了效益,为当地农民每年增收58万元。今年上半年,天都纸业总产量达到2.3万吨,实现产值4720万元,利税310万元,还解决了周边968人的就业问题。企业的决策者始终把环保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自1994年以来,企业累计扩股自筹资金2800万元,引进了先进治理工艺和设备,实施废水综合治理。1997年实现中段废水达标排放,2000年底率先完成“一控双达标”治理任务,企业连续荣获省、市“污染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审计证书。
蒙城:标新立异的创新之路
蒙城县工业经济基础一直很好,有35家年产值达500万元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以五洲食业公司、东升食品公司、天都食品公司为主的肉食品加工业;以蚌埠卷烟厂雪茄生产部、庄子酒厂为主的烟酒行业;以永青化妆品公司为主的日用化工业;以华洋纺织公司、振富纺织公司、经纬染织公司为主的纺织业;以牛王服饰、县家具二厂为主的服装、家具业;以漆园镇、立仓镇木材加工厂为主的木材加工业;以宏达印刷公司、皇冠包装公司为主的制本包装印刷业;以安驰汽车公司、冷冻机厂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万佛塔水泥公司、涂料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许疃煤矿为主的煤炭业十大行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将已有企业的优势继续保持并壮大增效,县委、县政府经过研究、调查,在全县上下展开大讨论,最终决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坚持县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积极给企业创造环境,多渠道为企业获得有利市场信息,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并始终将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新产品研发和深加工能力、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更多的省级名牌和全国名牌放在首位。
蒙城县县委书记陈坤廷表示,发展县域经济要强化工业立县、工业富县的理念。通过培育支柱,扩大规模,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推动生产力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聚集。并鼓励骨干企业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重组、联合,寻求更大的发展商机。同时营造合力兴工氛围,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工业人才。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