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中华品牌园破茧?

企业报道  2014-02-07 08:11:55 阅读:

  中华品牌园距北京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很近,据称,这是策划者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借势“长城”的品牌效应。7月中旬一个闷热的中午,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来到了这里,了解中华品牌园的筹建情况。

  中华品牌园筹建处是一排简易平房,在门口接待的是中华品牌园首席运营官晁龙,他很年轻。

  介绍了园区的一些情况后,晁龙带记者参观了正在建设的中华品牌园。其实园区就在筹建处的后面,是一片有100亩大小的空地。在园区的北面是一个刚开工的建筑工地,这是规划中的办公楼所在地。除了办公楼工地,就是近年中华品牌园奠基仪式上留下来的一块奠基石。

  资金由来

  据晁龙介绍,中华品牌园的总投资是2.5亿元,除在建的办公楼外,园区主要还有中华品牌标志雕塑展示区、中华品牌博物馆、商界名人格言长廊、“与成功握手”中华商界名人塑像、中华品牌论坛永久性会所、五千年中华商界名人大道等几部分。可以说,宏大的计划、庞大的建设规模,都要求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对于2.5亿元资金的由来,这里的主要负责人、中华品牌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海良是这样解释的,园区现在实际投资是5000万元,其他2亿元投资主要由入园企业出资,建设这个项目政府没有出钱,先期投资都是他们自己筹集的。

  据记者了解,因为当地地价比较便宜,园区建设占用的100亩土地的拿地价格是3000万元,用实际投资5000万元减去拿地的3000万元,园区现在实际可用的盘子是2000万元。对于继中华世纪坛、中华民族园、中华文化园之后的一个大型公益性项目,2000万元的盘子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因为既然是一个公益性项目,就意味着有人要为公益性付出资金,这个担子放在园区管委会的肩上有些沉重。

  不过张海良表示,目前园区建设资金不是很紧张,资金不是主要问题。他说,现在吸引入园企业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谁能入园 谁会入园

  “我们要将999个中华知名品牌(企业、学府、区域、组织)的品牌标志、企业产品或形象用雕塑的形式在园区进行集中展示,并配以自动切换语音介绍系统,园区具有展览展示、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综合功能……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知名品牌,只要是华人创建的均可以入园,我们要激发国人爱我品牌、护我品牌、扬我品牌的意识。”

  张海良在描述这个完美计划时很激动。

  据张海良介绍,中华品牌园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华名牌园”,主要还是吸引名牌入园。“入园单位必须具备5年经历,银行评级必须要够一定标准。”张海良认为,这样能够保证入园企业有足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资金保证。据他介绍,为了保证入园品牌的质量,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学术委员会,从定性和定量上评价企业资质。定性,即“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都可以直接入园;定量,即年产值超过20亿元、行业的领军品牌、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品牌也可以入园。标准严格才能保证入园品牌的质量,但条件过于苛刻会不会影响入园企业的积极性,谁会入园呢?

  “目前,已有一些知名品牌申请入园,并已开始办理入园手续。”张海良说。毕竟999个品牌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既保质量又保数量似乎很难权衡,当记者问及目前到底有多少品牌已经签约时,张海良表示:“我们入园品牌不分大小、不分名次,因为这是公益性项目。至于目前入园品牌的数量不便公布。 数字没有公布,但他表示园区的运作将按照共建、共享、共运的原则。

  共运如何操作

  “品牌培育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在做培育的事情。”张海良说。

  据他介绍,因为是公益性项目,所以入园企业是不收费的,但品牌标志雕塑的成本由企业负担,而且为了维持园区的发展。入园企业每年应向园区交纳2万元的物业费,用于标志雕塑的日常维护。另外,园区建成后,应该成为一个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也将相当可观。张海良又一次道出了美好前景。

  据介绍,园区还设有一套退出机制,每3年重新审定一次品牌资格。另外晁龙还表示,为了保证园区的持续发展,他们还有更多计划。比如,每年义务帮入园单位培养一名品牌运营官、汇聚品牌专家为企业出谋划策、每年举办银企资本对接大会等等。

  众多的美好概念像一只只蝴蝶在中华品牌园的空地上飞舞。自然界中,美丽的蝴蝶是由虫子吐丝、做茧、破茧变成的,在经历磨难和痛苦后,才能有美丽的前程。

  中华品牌园正在破茧。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