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知名品牌遭遇乱搭顺风车之痛

企业报道  2014-01-29 10:05:09 阅读:

  企业出名、品牌值钱本是企业经营者梦寐以求的好事。日前,北京纤丝鸟公司董事长李伟亲手创立的“纤丝鸟”品牌,被一家中央级评估机构评估其价值为5亿多元,但这位企业负责人的脸上却看不出多少喜色。

  李伟告诉媒体,最近在某服务行业出现了与“纤丝鸟”的文字及图案一模一样的品牌,纤丝鸟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从已搜集到的证据显示,确有个别企业在非服装服饰行业使用了与“纤丝鸟”文字和图案相同的企业标识,有关情况仍在调查之中。

  而在去年,格力电器负责人曾针对格力品牌到处“落地生根”的现象提出了措词强硬的批评,认为它严重影响了格力电器的企业形象。

  不止是这两家企业有这样的苦恼。有业内人士介绍说,“傍名牌”在业界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令企业防不胜防的现象。据介绍,国内稍微知名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过品牌被“克隆”、被“移植”的情况。而跟国际知名企业打交道较多的中国第一位汽车博士后乔梁也表示,就他所知,大部分国际品牌在刚进入国内市场时,都有过被“搭车”的经历。

  据悉,大部分选择“傍名牌”的企业,最初都是抱着“利己不损人”的心态,希望能利用该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搭顺风车,省去广告等品牌推广费用,直接收获好的效益。但事实上,在品牌被“傍”的企业眼里,这种行为虽然未对自己的企业经营、品牌形象产生恶劣的影响,但它跟“偷窃”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两样,心里不免生火。

  也有“损人利己”、“傍名牌”的情况。食品品牌被卫生巾企业、饲料企业或马桶企业所用,高档服装品牌被竞争对手注册为寿衣或手纸品牌,这些现象在业界时有所闻。这种“傍名牌”的行径,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进而危及企业的经营。据专家介绍,层出不穷的“名牌被傍”现象,属于企业“成长的烦恼”。有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只是注册了一类或相关几类的商标,这就使那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一旦企业做大,品牌值钱了,马上就会有人在该企业没有注册过的其他商标类别里搭顺风车。“名牌被傍”现象日益严重,各知名企业应及早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