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小企业占有的金融资源与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极不相称,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与其提供的贡献极不相称,其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更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他说,随着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大中型优质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解决其融资问题,而一些刚刚起步、尚不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却很难进入资本市场,金融部门片面追求大企业、大客户,融资门槛高,使得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一方面银行尚有大量存款未贷出,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却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企业反映融资困难。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胡学凡建议: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规政策,依托有关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支持配合,按照“政策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补贴及补助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办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将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二形成多层面、多渠道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利用担保手段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度,扩大融资渠道:一是组建政府财政支持性担保机构。形成财政配套担保资金、与银行建立贷款担保协作、与社会机构建立贷款需求信息平台三项合一体系;二是成立互助性担保组织,尽量减少担保风险;三是成立专项政策性担保基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四是建立商业性担保公司,扩大担保面和规模。三引导企业做好信用建设是解决资金难问题的客观要求。通过政府引导,银行、担保机构推动,企业参与等形式引导企业进行诚信建设。科学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与评价体系,依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以积极开展融资培训、金融产品推介等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建设。四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在部分地区对中小企业股权、产权和无形资产托管、质押、回购和对政策引导型行业进行风险投资等运作方式进行试点;充分开发和利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简化融资程序,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金融现代化服务业,努力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