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协调发展企业如何做

企业报道  2014-01-28 11:23:19 阅读: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巡视员牟广丰指出,目前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在项目建设时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企业在项目建成投产时必须依法进行“三同时”验收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企业排污必须依法交纳排污费,超标排污的必须依法接受处罚并限期达标。能够按照以上4点要求进行建设和经营的企业,应该说算是守法企业。

  企业仅此守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否就能解决呢?牟广丰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尽然。首先企业达标排放,不等于是“零排放”,现在总量控制的“总量”基本上是管理总量,而不是容量总量。从新建设项目来看,作为新建企业达标排放,是环评审批的必备条件,但许多单项企业都达标了,又都不是“零排放”,排放在环境空间的污染物总量是增加的,其叠加影响和累积效应会突破当地的环境容量。再有,要求企业守法治污是要花成本的,而这个成本还不是企业支出的正常科目,换句话说,企业没有治污,反而成本低,其产品在市场上具竞争力,而治污的企业却增加了成本,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排污只要抓不着,就算赚了便宜,治污反而吃了亏,这就是当前的经济政策。因此,企业没有内在的治污动力。

  那么怎样扭转这个状况,牟广丰指出,需要利用经济杠杆,制定经济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治污减排,凡治排减排达标的企业,在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的利率、汇率上给予优惠;让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尝到甜点,有利可图,变被动治污为主动治污。只有这样,企业环境守法才能可持续下去,中国的环境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改善。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