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全球视野>> 正文

跨国零售巨头“圈地”提速的那些年

企业报道  2014-01-21 10:47:46 阅读:

  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从2004年12月11日起,外商投资我国零售领域将取消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此举也意味着那些已经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跨国巨头们将在中国展开一场更大规模的争夺战。

  零售巨头磨刀霍霍

  业内专家指出,在零售行业,当平均利润率下滑的时候,零售行业的竞争尤其注重规模的比拼,沃尔玛、家乐福在零售业中做强做大,都源于连锁经营带来的规模效应。因此,业内专家预测,进入全面开放后取消开店数量以及地域限制,外资企业的跑马圈地速度将会加快。

  国际零售第一巨头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斯阁最近在北京宣布,2004年底之前将在中国开3家新店,使店铺总数达到43家,并且在未来3年内,每年新增10家以上店铺。目前沃尔玛在中国内地20多个城市拥有40家超市,总投资超过16亿元。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日前宣称,明年要在中国新开15家店铺,家乐福中国总裁让·吕克舍罗表示,这种扩张速度在其历史上将是“史无前例的”。家乐福目前在中国拥有53家超市,去年在华销售额达到了16亿美元。

  德国的零售和批发巨头麦德龙不久前也宣布,2005年将在中国增开10家分店,并在今后3至5年内再新开40家超市。到2004年底,麦德龙将在中国拥有23家超市。

  截至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我国“抢滩”登陆。竞争激烈是代表现代流通业发展方向的高端领域——大型超市,外资控制面更高达80%以上,拥有绝对优势。

  转战二线城市

  由于政策的限制,国际零售巨头在前几年只被允许在省会城市和部分沿海特区城市设店铺,随着开放口径的全面放大,对这些已在中国市场度过适应期、进入快速扩张期的零售商来说,下一轮扩张的竞争战场将转向二线城市。

  沃尔玛进入中国9年来一直很谨慎开店,几年来将投资重点都落在深圳、大连、北京等中心城市,然而即将到来的新政策让沃尔玛情不自禁地暴露出其“野心”。早在过去的三四个月,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斯阁就曾到很多二三级城市考察,烟台、芜湖、泉州、茂名等二级城市都被列入考察的范围。据了解,目前沃尔玛已经初步为它的扩张计划圈下了近10个城市,包括烟台、芜湖、泉州、绵阳、茂名、佛山、南海、湛江、株州、湘潭。无独有偶,欧洲排名第一的建材零售商百安居最近宣布,该集团明年即将在中国开出的10多家新店中,有大部分将向中西部以及北部地区延伸,其中包括重庆、成都以及大连等城市,这些都是该集团过去从未到达的地方。

  对于二线城市所蕴涵的商机,麦德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柯博涵公开表示:“如果不抓住潜力巨大的二线城市,就无法真正分享中国市场的大蛋糕。”专家指出,现在国内一些二线城市不仅商业地皮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而且随着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比如在长三角、珠三角不少城市,一个富裕的镇区有十几、二十万人,而这些地区商业地价特别是城市中心的地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得多。面对需求旺盛的消费市场,加上投资不高的地皮租金,外商势必开足马力向二线城市进军。

  并购将成主导方式

  中国零售市场的增长态势也是外资加速扩张的另一动因。刚刚发布的中国零售业预测报告分析指出,200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万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未来5年,中国零售业将保持8%—10%的增长速度,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该报告还预测:外资会迅速进入零售业领域。此外,虽然东、西部市场的绝对规模差距短期内难有改观,但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势将与东部地区相当。

  但是,有专家指出,政策限制的放开并不等于外资巨头在中国可以无限扩张,他们必须符合国内对零售业的相关规定以及各地政府的发展规划。这也就意味着,除了自己直接建立网点外,外资零售巨头或许更倾向借助并购的方式占领市场,当其要进入一个已经饱和、不允许再开店的市场,就要通过收购的方式来进行。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前不久英国的Tesco收购台资企业乐购,显示出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扩张规模都是直接开网点,现在和今后可能会采取直接收购的方式。著名零售专家顾国建也指出,全面开放的政策环境会使许多国际连锁公司在新的地区发展独资企业,并且会用收购的方式从开放前于内资合作者手里购买股份,以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发展。因此,外资零售企业今后的重点将由直接开设网点转向对内资零售企业的收购,这是企业规模急速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外资零售企业未来发展对内资零售企业最具杀伤力的市场规模扩张的竞争利器。

  零售业开放利大于弊

  变革中的事物往往容易导致思想的碰撞,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在国内已经引发了不小的冲击波。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日前在一个内部论坛上表示,现在一些企业大势已去,纷纷准备和外商合作,拱手相送品牌和市场,依据这种趋势,在2005年前,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至少有一半市场将会被外商吞并。2010年前,全国600多个地级城市市场将多数被外商占领,“如果放任外资企业控制我国的流通渠道,就意味着中国失去了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力”。无独有偶,国家工商总局在最近发布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指出,在进入中国的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中,有90%以上涉嫌“违规操作”。

  尽管如此,国内绝大多数专家还是为零售业的开放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据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零售业累计利用外资达30多亿美元,尚处于较低水平,仅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0.6%左右。外资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比重不足3.5%。绝大多数跨国连锁集团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影响十分有限。

  跨国零售企业虽占据中国部分市场,给中国零售业造成了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这些成熟的跨国企业能带动中国流通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稳定的商圈和新的客户群。

  其次,吸纳中国市场的大量廉价商品,部分调往世界各地连锁店。如沃尔玛2003年度在华采购150亿美元商品,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连锁店。

  第三,在未来10到15年,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从短期看,外资零售企业将直接冲击中国企业的赢利,但也将带动中国零售商快速成长;从长远看,则有利于刺激促进同业竞争和改善商业服务质量。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