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3万公里,年发送旅客10多亿人次,发送货物20多亿吨,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发送吨两大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铁路运输的综合指标——换算周转量已超过2.1万亿吨公里。我国铁路已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4%的运输量,铁路平均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铁路客、货运输量在国内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35%和55%左右,也居世界同行首位。”7月1日,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物流产业发展论坛”上自豪地宣布中国铁路运输的两项“世界第一”。
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成就,但硬币总有另一面。一连串的光环其实也恰恰说明中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短缺,铁路所能承受的运输量和通过的列车间隔安排已经达到极点,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只是在这样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上,胡亚东并没有点破而已。
但他透露,针对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铁路部门正抓紧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从现在到2020年前,逐步在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建设1.2万公里客运专线;进一步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扩大西部路网规模,建设新线1.6万公里;加强既有铁路网的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建设大能力煤运通道,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胡亚东说,铁路部门将继续实施大提速战略,在实现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提速达到时速200公里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冷藏、特货及多式联运等运输服务,组织开行时速120公里的货运快车,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加快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满足现代物流对快捷运输的需求。
据悉,为促进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发展,铁路将建设18个大型集装箱场站,组织开行场站间的集装箱直达列车,形成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的新型运输组织模式。胡亚东表示,欢迎国内外物流企业积极参与铁路集装箱场站的建设。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