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建立两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已经率先在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省有644万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由两年前的65%上升到目前的78%。
作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浙江的劳资关系问题不少,且大都发生在乡镇一级。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大都是以前店后厂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整体小,资金实力不雄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无优势可言,只能以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二是由于文化素质低,企业老板的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是“老子说了算”的思想左右着他们的行为;三是由于企业小,没有品牌意识,赚一笔算一笔的思想严重,限制了企业向做大做强方面发展;四是企业规模小,一些优惠政策享受不到,如土地、资金等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寿命平均只有3年,“短命”的较多,“树倒猢狲散”,企业垮了,老板跑了,工人还问谁去要工资?
当然,这些不仅仅是浙江的问题,而是我国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德市莲花镇“三方机制”的正式启动,是浙江“三方机制”工作的大胆探索和有力尝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三方机制”工作已经向乡镇、街道和社区一级延伸,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此举对我国“三方机制”工作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是,由于“三方机制”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还是个新生事物,代表政府、雇主组织、工人组织的三方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组织尚未健全、理解认识不足、落脚点不明确等等。可见,“三方机制”建设还任重道远。
莲花镇给我们的启示是,建设“三方机制”的关键点就是要抓落实。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有所创新。首先作为政府部门,创新就是要做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劳动关系,而是由企业劳资双方协调解决,通过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对企业劳动关系依法进行监督,对劳动争议依法进行仲裁;二是代表劳动者的产业工会要不断健全,真正依法维护产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代表雇主的企业协会,要参照国际惯例,承担起代表企业利益的重任,走向国际与跨国垄断企业以及国外大行业协会相交涉,相较量,切实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此,我们祝贺建德市莲花镇“三方机制”的正式启动,也由衷的希望,“三方机制”的春天真正到来,让代表政府、工人和企业的三方能够真正的平起平坐、平等协商国家的经济、社会大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