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亚马逊正式宣布收购卓越,长达半年的沸沸扬扬的传闻终于落地。这个美国“大款”在付了7500万美元之后,将卓越连皮带骨“吞”了下去,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接下来的几天里,圈内人士和媒体开始了狂欢,这里面有艳慕,有期待,有赞美,也有祝福。狂欢是有理由的,毕竟这个美国“大款”的到来给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子商务带来了一线曙光,“严冬”中的电子商务行业终于有了一些冰消雪融的迹象。
狂欢过后终于有人开始冷静思考了:亚马逊收购卓越好像的确只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事情,别的人“该干吗还干吗去”,就像8848营销副总裁李涛说的那样:“亚马逊收购卓越只能改变卓越的命运,却改变不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进程。”无论对于目前行业中的各个“卓越们”,还是对于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而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电子商务网站做大做强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来讲,被收购和自主上市始终是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公司也不例外。EBAY以2个多亿注资易趣、软银等以72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成了这两个方向的标准样板。因此,如何迅速地把盘子做大从而吸引投资或自主上市,成为这些网站的主要目标。对于培育期很长、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环境很不成熟的电子商务行业来讲,把盘子做大不单是把交易额做上去,更多地是通过种种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品牌做起来。这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和持续不断的市场“轰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B2B、B2C、C2C这些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业务模式,更多地是把概念炒起来,然后跑马圈地。从8848开通8848.com以来,中国电子商务经过5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就业务模式而言,除B2B目前还只是信息平台外,B2C和C2C都比较成熟,而且都有几个比较突出的代表。B2B有阿里巴巴,B2C有当当、亚马逊·卓越,C2C有易趣和淘宝,还有一些网上商城,如8848和一些门户网站的购物商城。
经过几年的培育,这几种模式都不同程度的为大众所接受,虽然还未盈利,但交易量都在大幅上升。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网站在带动着市场的壮大,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子商务的潜力。因此,这些网站是最有机会得到投资者青睐的。然而,别忘了美国只有一个亚马逊,而且以目前这些网站的盈利状况而言也还未达到上市的条件。因此,亚马逊给中国电子商务打响了起跑的枪声,但前方的路很远、很艰难,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做大做强是关键。
电子商务市场急需新思路
亚马逊收购卓越了、当当要上市了,这些都是好事情,然而中国只有一个卓越,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数得出名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亚马逊给这几个网站带来了希望,却带不来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启动。据统计,中国网民在网上从事销售和购买的人数比例只占10%左右,交易额大概为7.9亿元,而早在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就达到了3770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出具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启动缓慢的社会原因: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量不足、质不高、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社会诚信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另外,传统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进行相关尝试,单纯依靠专业网络公司,商务活动的全面电子化是难以成立的。
李涛解释了制约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尝试的原因:“一是进入的门槛,一是是否有完整的电子商务套件。因此电子商务厂商第一要给中小企业一个非常容易接受的进入门槛,可以用很便宜的成本开展新领域的销售业务;第二要给传统企业们一个完整的产品套件,方便全面的解决所有问题,包含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推广。而决定着中国电子商务向成熟发展的是两种力量,一是结合经营管理经验,提供专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厂商;一是大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渠道商。两者的密切合作,将发挥彼此在产品技术和营销能力上的优势,大大加快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进程。”
这个观点得到了商务部研究院李永江的认同,他说,为传统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化工具,帮助他们实现线上交易、线上推广,让他们意识到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像8848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电子商务系统工具、阿里巴巴为企业之间建立的信息交互平台,都是很好的思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还是借用李涛的一句话:“亚马逊收购卓越就像给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又添进了一大堆柴火,但真正能点燃熊熊大火的是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都能实现电子商务,到那个时候才真正迎来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大发展。”这不仅是8848的希望,也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需要。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