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不科学、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日前安徽恒源煤电股份公司董事长朱宜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抓安全不是孤立的,就安全抓安全是抓不好安全的,抓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公司是安徽省第一家以煤炭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矿井实际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在朱宜存的带领下,该公司始终恪守“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政治、最大效益、最大稳定、第一形象、是员工的最大利益”的安全理念,构建“管理、培训、装备”并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大安全”管理格局,构筑了坚固的安全生产“堡垒”。截至6月15日,该矿已安全生产1654天,创安徽省同类矿井最长安全周期。
朱宜存认为,造成煤矿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有设备落后、老化、损坏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有“三违”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煤矿的安全装备、安全投入、安全网络,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安全思想、安全作风,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都是息息相关的。必须在全矿形成大政治格局、大文明格局、大经济格局,构造全方位、系统化、网络化的安全体系。
就如何全方位抓安全,朱宜存说,在煤矿抓安全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思想和信心,不能认为煤矿是高危险行业,出事故是正常的而丧失信心,五大灾害的控制是有规律性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要用科学的办法来抓安全。绝不能凭侥幸心理或盲目的心态来认识安全问题。安全是动态的,煤矿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质条件天天在变化,人在井下流动作业,机器设备在运转老化,因此人、物、自然环境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互相协调的平衡,打破了这个平衡点,安全就难以保障,因此不同时期抓安全的重点也要不断变化。在认识上,煤矿企业要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只有干部职工的安全认识到位、抓安全的思想到位,才能切实抓好安全。抓安全不能讲过头话,不能放松警惕,安全周期越长,干部职工就越容易出现麻痹思想,安全隐患就越容易出现,安全压力会更大,因此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企业抓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在安全环境下,警醒人们的安全意识,成了煤矿企业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门课题。因此要把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作为安全的基础,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根本,只要能做到每个岗位不出问题,这个企业就不会出问题。
在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要把质量标准化作为保障,不仅各项硬性指标要达标,而且各项软指标也要达标,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另外要抓制度落实问题,要把墙上贴的、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不兑现制度就“兑现”谁,让煤矿的管理避免过多人情管理,而是用制度严管理。
朱宜存感慨地说,没有任何事情比人命关天的事情更重要,在现在煤炭形势好的情况下,更要把握好安全与生产、效益、产量之间的关系,把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采取正常的科学发展观,不能超能、超强度生产,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安全、持久地发展。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