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重要动力

企业报道  2014-01-14 08:56:43 阅读:

  安徽省一直将改革作为发展国有企业的重要动力。目前,全省已有31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占需改制企业的93.7%。其中有39户企业通过规范改制实现上市,募集资金285亿元。有一批像奇瑞、江汽、丰原等大企业、大集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安徽省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日前,记者就安徽省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措施和方略采访了安徽省省长王金山。

  王金山分析认为,安徽省企业改革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还有许多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滞后,深化改革的任务不仅十分艰巨,而且非常迫切。从广度上讲,面上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有企业数量仍然较多、比重较大。去年底,全省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达20%,高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10个百分点以上。从深度上讲,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大的突破,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严重,改制企业国有股权平均仍达65%以上,部分省属大企业尤为突出。企业体制机制转换尚不到位,一些企业虽然换了牌子,但产权仍不明晰,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还面临二次改制的任务。从进度上讲,省属企业总体上不如市、县企业,各地进展也不平衡。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工作刚刚起步,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等工作进展不快。从难度上讲,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可以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越滞后,成本就越高,维护稳定的压力也就越大。对于这些问题,必须正确面对而不回避,抓紧突破而不拖延,向前进才有前景,向后退没有出路。

  王金山说,现在的改革是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的。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各地之间发展“比拼”日趋激烈,一些省、市在推进企业改革方面频频出招,动作大、力度大,已先行一步。如果我们在新一轮企业改革中还是按部就班,就必然错失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原来那种单靠增加投入、粗放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进一步端正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把深化企业改革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结合起来,与扩大开放、加快产业重组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主动适应宏观调控要求,把深化企业改革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地推、脚踏实地地改,努力唱好深化企业改革功夫戏,全力打赢深化企业改革攻坚战。

  按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要途径,抓省属带全省,抓重点促全局,全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务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王金山认为,国有企业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整体推进中实现突破。企业改革,产权是核心、是纽带。推进企业改组改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都必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前提。当前,我们要抓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国有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步伐。实现产权多元化,重点是以股份制经济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国有、集体和非公有等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通过产权转让、利用外资、吸引民资、交叉持股、资产置换、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降低国有股权比重,减少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从省一级来讲,关键要抓好省属大企业国有产权的减持转让,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安徽省属大企业资产质量较好、信用度较高,产权转让的吸引力也相对较大,理应率先取得突破。安徽省国资委要抓紧研究制定省属企业产权重组的总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进度要求,力争到2007年底,23户省属工商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股权降到50%以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降到40%以下;到2005年底,完成70户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任务。从全省来讲,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省政府提出,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商业、物资、建设等行业国有中小企业的“双置换”,到2005年底,除法律法规特殊规定外,全省国有中小企业都要退出国有序列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引导企业把改组改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安徽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与优化提高。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抓好产权市场的规范建设,加强产权交易的管理,建立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王金山说,推进公司制企业规范化运作。按照既定目标,尚未改制的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今年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公司制改革。但仅仅完成面上的数字还不行,关键是产权改革要到位,管理体制要规范。不少企业虽已改制,但“翻牌”现象比较突出,产权不清晰、运转不协调的问题比较明显,规范的任务非常艰巨。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抓好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化运作。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或设立不规范的,要依照《公司法》设立或改组,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要理顺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解决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现象,加快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进度。要完善企业领导人员聘任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选聘经营者的作用,积极通过市场化办法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落实监事会的监督权,国有或国有控股大企业都要实行外派监事制度。要规范母子公司体制。重点是推进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五分开”,确保子公司规范运作。要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起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新型劳动关系。推进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

  王金山强调,主辅分离、精干主业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项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目前安徽省只有11户大中型企业实施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的任务也只完成三分之一左右,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指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抓住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制定实施方案,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步伐。现在看,不少企业辅业资产质量较差,缺乏自主发展能力,人员包袱较重,剥离改制难度较大,要注意借鉴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对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各地政府要从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优化发展环境的高度看问题,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属地移交”的原则,积极履行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搞好与企业的工作衔接,防止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对省属企业较集中、财政兜底压力较大的市,要积极探讨灵活有效的投入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承办企业分离出来的学校和医院,缓解地方和企业的压力。通过努力,到2005年底,要完成7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自办学校、医院、公安的分离移交和企业生活区水、电、气的分离工作。

  王金山指出,要把企业改革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企业与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嫁接、合资、合作,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企业外延扩大生产的约束明显加大,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企业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对于企业发挥存量资产增值潜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重要。现在,东部发达省份把加快产业资本转移作为适应宏观调控、克服资源约束的一个重要途径,国际资本对我国的投资也将逐步趋向并购投资。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形成推动企业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做好这项工作,重点骨干企业尤其是省属大企业要发挥优势,率先突破。就此,安徽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加快省属企业利用外资步伐的意见,鼓励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对外招商。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做好企业招商引资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企业的负责同志一定要牢固确立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思想,拿出敢于同世界同行携手共进的胆识和胸襟,主动敞开大门,积极寻求与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要树立战略思维,加强战略研究,推动战略重组,通过利用外资这个平台,引进关键的技术和人才,引进先进的企业体制和管理经验;善于运用资产并购的有效形式和操作方式,实现企业在合资合作中做大做强。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