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樊精信催化剂公司在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坚持阳光、民主、人性化操作,终于实现了民营化改制的平稳着陆。新体制催生新机制,新机制推进新发展。自2003年10月新公司正式运转以来的半年间,襄樊精信催化剂公司取得了同比产值增长32%、产量增长60%、销售收入增长67%的良好业绩。
改变机制赢得发展空间
精信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硫酸生产用钒等催化剂生产厂家,改革一直伴随着精信公司的发展进程。早在1995年,公司便开始了改革之路,由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持股,从此,300多名职工走上了全员持股的股份制合作道路。2000年公司又进行了动态股权制改革,除了这两次大的改革外,企业内部的小改小革也从未间断过。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改革不仅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体制,还引发出一些令人尴尬的矛盾和事态。2003年在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以公司董事长余少发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彻底改变经营机制,企业才能摆脱各种羁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坚持以人为本
在改革的过程中,精信公司自始至终让职工参与研究和决策,充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公司召开了3次职工代表、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企业改革中的所有议案。改革中重大决策均在职工理解、支持、参与的基础上形成,具体改制形式、改制步骤都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同。改制领导小组还经常深入到职工中间,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倾听职工呼声。在安置过程中,对职工不是一退了之,而是坚持有情操作,既充分尊重职工的去留意愿,又注意在政策允许下处理好职工的特殊要求。对要求离开公司的职工,则主动做好两件事:一是请职工慎重考虑离厂决定,劝说他们留下来与大家一起二次创业;二是就过去共事过程中的隔阂、误解进行沟通,化解矛盾,从而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实行阳光操作
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把政策交给职工,鼓励职工参与监督改革全过程,是精信公司在改制中采用的一个主要做法。公司资产评估报告被确认后,便立即将所有内容在厂务公开栏上公示,让职工详细了解公司债权债务、资产及经营情况,以减少猜疑,打消顾虑。为便于向职工答疑解惑,公司成立了由两名厂领导参加的咨询小组,负责解答职工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职工最关心的一些事宜,如安置费、职工工龄计算等政策规定和个人清算情况全部张榜公布。对公布后职工提出的具体问题,该解释的解释、该核实的核实、该纠正的纠正。在此基础上,公司妥善安置了全员职工,对自愿离开企业的102名职工,一次性支付了安置费。对继续留在企业工作的职工,安置费暂留在企业作为新公司对职工负债。新公司承诺5年内付清,并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在此期间,若职工离开可随时还本付息。今年公司已向职工偿还20%。改制基本结束后,公司还成立了遗留问题处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处理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遗留问题。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