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世界银行认为监管对改革至关重要

企业报道  2013-12-11 16:27:05 阅读: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一份《改革基础设施:私有化、监管和竞争》报告认为,为了保证以提高效益和减贫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的结构重组或私有化改革,建立可信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报告指出:“监管可以为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的利益提供可信的承诺,对于吸引长期私人资本以满足对充足可靠的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地说,监管机构必须免于政治影响,他们的决策必须接受司法部门或另一个非政治性主体的监督。报告敦促说,监管程序必须鼓励竞争,必须是开放的、透明的,而且是在开展私有化之前就设计好的。

  报告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私有化的可信度很低,在阿根廷和秘鲁的调查中发现不赞成的比例超过80%。不过,报告也认为,这种对公用事业私有化的不满意不是由于他们的所有制结构,而是由于负责监管公用事业的机构比较薄弱。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和报告的主要作者Ioannis Kessides说,监管薄弱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改革和私有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在有些国家,私有化是在没有机构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是以普遍认为不合法的方式进行的。私有化不是万能灵药,但回到浪费和低效率的国有公用事业的老路上去同样也不行。”

  世界银行负责基础设施的副行长Nemat Shafik说:“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广泛的投资,包括公共和私人投资。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扭转最近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出现的基础设施私人投资下滑的趋势。这份报告重申,定价必须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激励,但也仍然需要提供设计合理的补贴和定向的安全保障,以保证贫困人口能够从效率提高中受益,能够获得基本的服务。”

  世界银行认为在确定私有化对象时要区分行业。《改革基础设施:私有化、监管和竞争》的报告提出通信行业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而电力特别是供水部门问题则比较多。在供水方面建议采取特许或租赁作为实现竞争效率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同时保持有力的公共监督。

  主管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私营部门发展部的副行长Michael Klein说:“如果采取正确的方式并且不过分夸大收益,许多国家都可以得益于对服务审慎的私有化。必须建立监管机制。奖励程序必须透明。私有化必须解决贫困人口的需要,尤其是扩大服务覆盖面。”

  报告提出的一项主要建议是,对老的国有垄断进行结构重组成功的关键是“拆分”。即,在同一个公用事业或活动领域把原有的垄断拆分成数个私营或国营实体接受竞争。与此同时,剩下的自然垄断部分应接受严格监督或保留公有制。不过,报告警告说,这种拆分“使得监管的任务更加复杂,在治理薄弱的环节中可能会成为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治理结构普遍比较薄弱”。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