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南极人事件的背后

企业报道  2013-12-10 08:44:13 阅读:

  近年来,在冬季市场上,各大保暖内衣厂商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斗中上演了一场场“好戏”,中国保暖内衣行业几个强势企业之间互为对手的口水战、新闻战、广告战、价格战一刻也没有停歇过,而两三个企业组成短暂的“联盟”联合攻击某个强大对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并成为中国市场中的“独特一景”。自去年入冬,“南极人”因为王海的叫板尤其引人注目。

  因为冬天里人们对暖和的渴望,使保暖内衣应运而生。由于采用了高新技术,保暖内衣有了高附加值,从而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巨大利润又吸引众多投资者,全国一下子出现几百家生产保暖内衣的企业。由于是一个新出现的行业,生产厂家各行其是,从而直接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保暖内衣市场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

  透过“南极人事件”,我们还能发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规范市场、扶优打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使这一行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对“南极人”是否遭遇所谓的“商业黑势力”、王海的维权是否合理合法等问题暂且不提,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同行之间的利益之争,事件的背后仍然是不正当竞争。

  相关人士认为,“南极人事件”隐藏的黑幕可能有两点:一是又到了保暖内衣上市的季节,在各种促销方式都用过了之后,“南极人”打算采用这种方式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眼球来炒作自己;另一种可能是“南极人”的竞争对手为打压“南极人”,采用这种方式来使“南极人”声名狼藉。

  中国保暖内衣行业经历几年发展,起起伏伏的厂商完成了“市场共谋”,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如今,保暖内衣行业已今不如昔,如果企业之间靠发生内讧摆脱行业发展的窘境,最终失去的将是消费者认可和整个市场。保暖内衣行业并不缺乏类似事件。2010年,“俞兆林”这个曾经很出名的保暖内衣品牌因“薄膜事件”而销声匿迹;2012年,“婷美”因为“暖卡”技术而受到质疑。其实,在这些事件发生后,受到影响的并非是某个特定的品牌,而是整个保暖内衣行业。就如同保健品行业,如果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行业将面临信任危机,那么行业前景遭受的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寄希望于企业的商业道德和良知,在行业自律制度和行业自律组织缺位的现状下,企业能自发地从行业利益考虑,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为整个行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