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食用油新标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3 15:29:57 阅读:
核心提示:最近,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发现食用油的瓶体上多了一个小标签,上面对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明确的标注。

  最近,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发现食用油的瓶体上多了一个小标签,上面对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明确的标注。这个标签可不是厂家的别出心裁,而是源自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的花生油、大豆油两项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

  新标准的公布提醒了人们对食品尤其是食用油的安全和营养更加关注,也体现了政府对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视。是否在食用油包装上标明工艺类别和转基因成分,已经在行业内争论了多年,国家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对此做出决定。最近该标准的出台,无论是对于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还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来看,可以说是一次不小的进步。

  压榨、浸出实不同

  目前,食用油有两种制作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花生油用的是“压榨法”,而多数大豆色拉油则选用“浸出法”。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对于压榨油和浸出油的不同特点,究竟哪种油更利于人体健康呢?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俊籽说,从安全与环保来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和油的品质比较纯,所以相比之下压榨油处于优势。而浸出油一般多见于色拉油,我国大豆色拉油基本上是采用浸出法工艺制造的。这种工艺在世界上已使用100多年。由于我国大豆色拉油70%以上含有转基因成分,从人们追求食用油天然环保的目标来看,浸出油已经很难吻合人们的消费心理。

  食用油中的“转基因”

  据生物科学部门介绍,转基因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为地将一种生物基因植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遗传性状、营养品质发生符合人们愿望的变化,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在整个生物学界,转基因食品有益还是有害尚无定论。从食品营养安全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没有出现因此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但许多专家依然持谨慎态度,大多数专家认为,有必要就这类食品对健康和环境等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作进一步研究。人类已经从诸多同类教训中明白了科学是把双刃剑的道理,因此这种新事物的安全性始终受到人们的质疑。

  对于此,国外普遍采用的做法是直接将食物成分(是否含转基因)标注出来明示消费者。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一般是非转基因食品的1/3,顾客多是留学生等一些低收入群体。目前,针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欧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要求基因改变不得超过基因总量的1%,还要求有关国际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无害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实验,对其有无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