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努力创建西部地区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实现把宝鸡建成陕、甘、宁、川毗邻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这是陕西省宝鸡市市长姚引良在“中国西部中等城市发展研讨会”上强调的。
姚引良说:“西部要加快发展,需要国家支持、东部帮助,但更要靠我们自己奋发努力、埋头苦干。妄自菲薄注定没有出路,发愤图强方为振兴之途。东部正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中部要崛起,东北要振兴。我们西部人要坚定信心、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加快自身发展。”
在谈到宝鸡发展的优越条件时姚引良表示:第一,宝鸡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优势。宝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毗邻地区,位于西安、兰州、成都、银川4个省会城市之间。同时,宝鸡还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境内第3个“大十字”,是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这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使得宝鸡既能够接受西安和毗邻地区省会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时又能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于周边地区。
第二,宝鸡具有突出的产业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宝鸡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工业布点城市,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烟酒食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拥有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较强的加工配套能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4户、上市公司5户,有20多户企业的60多种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今年底,宝鸡综合经济实力列西北17个大中城市第5位、列西部50个主要大中城市第20位、列全国103个中等城市第57位。
第三,宝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好的森林植被,还具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有9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8.6%。境内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是泰岭的主峰,海拔3767米,因物种垂直分布所造成的多样性和罕见的第四季冰川遗迹,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
在谈到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把宝鸡建成陕、甘、宁、川毗邻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时,姚引良告诉记者:
第一,全面实施“8355”工程,建设工业强市。工业基础好是宝鸡的优势,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资本比重偏大,企业机制不活,导致宝鸡市工业经济一度发展缓慢。实施“8355”工程,就是围绕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加工、数控机床、石油装备、烟酒食品、金属材料、新型建材、电子仪器仪表及白色家电和医药产业八大产业基地建设,3年内使国有资本在全部工业企业资本金中的比例由目前的47%下降到30%以下。4年内建成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5户,使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50%以上,把宝鸡建成中国西部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核心是调整和优化宝鸡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宝鸡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二,建设畜牧大市,增加农民收入。宝鸡所辖区域中,山区面积占到全部面积的56%,饲料饲草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奶、肉的需求量将会稳步增加,发展畜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宝鸡建设畜牧大市,就是着眼于畜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的优点,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全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步伐,努力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建设旅游名市,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宝鸡要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大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全力塑造法门寺等三大旅游品牌,努力把宝鸡建设成西部区域性旅游中心,扩大宝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想强调的是,西部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以有效整合,联手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统一宣传、联合促销,就可以大大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效拓展旅游市场,实现共赢。
第四,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宝鸡把做足做好山水文章作为宝鸡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创建西部地区最佳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下力气对市区13条河流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抓好市区南山北坡绿化和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整治。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张扬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的城市雕塑和文化广场,挖掘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