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工业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区内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体系,集聚了许多有影响的企业,为江西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3年总体思路是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南昌率先做大做强的战略决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园区建设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资源环境利用带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形成以昌东中央商务科教区为中心、艾溪湖高科技产业区和瑶湖工业区为两翼、两湖景观区为依托的城市化建设总体格局,把高新区建设成集产业、科教、商贸、办公、居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文明花园新区。
高新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50亿元,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出口创汇5300万美元,财政总收入4.5亿元。
为进一步促进高新区的发展,给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经验,高新区坚持“新”与“高”的发展方向,调整发展中的深层次关系。
“新”的着力点在于创新,在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创新环境上下功夫。高新区与工业区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高新区有创新能力。这个创新能力应该是区域整体的、综合的、能实现无障碍连接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新区应当倡导以敢于创新、敢冒风险、自强自信、锲而不舍、宽容失败的硅谷创业文化。创新过程更需要大量的人际直接交流,多个相关学科的交流导致思想与技术的融合与集成,是科技创新的源泉。高新区就近联合南昌大学,通过举办高质量的科技活动等各种方法,吸引、聚拢创新人才,形成集群,提供各式各样的交流机会,碰撞出创新火花。
“高”的着力点在于:高质量的公共技术平台、高标准的技术测试平台、高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平台、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这有利于企业加速优势转化并辐射到区内,形成良性互动。坚持“科技经济特区”、“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集中最大比较优势,不能见项目就要,必须把好入区关,提高入区门槛,用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吸引力,使高新区成为江西省甚至中部地区最好的科技创新区。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