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度,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联合举办的“潞安发展战略论证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在充分肯定了潞安矿业集团过去一年中超常速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再与潞安矿业集团共商大计,为未来潞安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其间有专家称,以潞安眼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实现之前再造一个潞安”和长远建设“中国潞安”的总目标将在不久实现。
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3年对全国煤炭企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边是煤炭市场的供不应求和持续向好,一边是生产的超负荷运转与SARS的侵淫干扰。而在此矛盾之下,潞安矿业集团却牢牢把握住经济大局,全方位实施战略管理,扎实深入地开展“战略管理年”活动并全面推进“中国潞安”大集团建设,夺取了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文明创建的空前胜利,成为潞安历史上经营业绩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据潞安高层介绍,2003年潞安矿业集团全年完成原煤产量1753万吨,较上年增加了297万吨,比2000年增加604万吨。这一增量除其中69万吨是由新加盟的慈林山煤业公司所带来的外,其余均是靠原有矿井挖潜实现的,相当于3年中挖潜出一个年产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井。全年总销售收入为39.01亿元,较上年增长11.49亿元,是2000年的2.7倍,单从这项主要指标看,已经提前两年完成并大大超过了“‘十五’再造一个潞安”目标。实现利税总额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亿元,是2000年的2倍,这一指标同样实现了“再造”。年底应收账款余额39032万元,比年初下降了24428万元,比2000年底的102421万元下降63389万元。
经营和发展格局发生历史性变迁
据介绍,早在2012年,潞安矿业集团在全国500家大企业中的排名就已经由2010年的490位上升到372位,两年间前移了118位。进入2013年,潞安矿业集团进一步加快了实施基建开发、重组扩张、多种经营见效、资本运营等多项发展任务的步伐,企业经营和发展格局全面创新,矿井接替紧张状况迅速扭转,煤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同时,产业结构也在迅速优化和升级,煤—电—化、煤—焦—化两条主产业链以及建材建筑、运输等各骨干产业飞跃式成长,多种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发展大步挺进,“中国潞安”大集团的业务发展基础框架已初步构建起来。
基础框架一:新井开发与整合重组并举,煤炭产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公司下属屯留矿井去年完成投资1.8亿元,主井、副井等主要设备已进行了国际招标订购,预计2010年上半年可建成出煤。司马矿、高河矿等数个新矿井也在开发建设中。
基础框架二:加快实现煤矿办电的大突破,电化产业蓄积了迅猛发展势头。潞安矿业集团经过深入的战略论证分析,把大力兴办电力作为公司的一个最大经济增长点、一条根本发展出路来抓。在通过技改稳定和提高公司现有两座发电厂的电力生产的同时,牢牢把握电力紧张带来的上电厂的大好机遇,抓紧申报开发多个大型发电项目。着力将电石、碳黑等生产为主的电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电化产业已成为公司的一大主要产业。
基础框架三:通过新建、扩建和资本运作,焦化产业的扩张突飞猛进。漳村煤气化厂二期改扩建工程于去年6月底完工,焦炭生产能力增加到22万吨/年;年产焦炭52万吨的王庄矿华亿公司焦化厂,一期工程于去年底建成。特别是由潞安环能股份公司控股年产20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20万吨焦油项目,使潞安焦化产业转瞬间做大做强,标志着潞安产业结构调整又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
基础框架四:变废为宝、外向拓展,建材建筑等产业开辟出光明前景。从建设“环保潞安”、优化结构、做大做强的要求出发,加强对煤炭、发电生产废弃物等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建材生产。
基础框架五:铁路公路等一同开发,运输产业化大发展已有良好基础。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长治北铁路交接场,加上公路运输业务的拓展以及今后盘活日照港口公司的资产,铁路公路等综合运输、产业化大发展的局势正在迅速形成。
基础框架六:多种经营发展势头强劲,高标准实现了“三年见效”。2000年底公司发展多种经营工作会提出:多经到2003年要实现“三年见效”,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到2005年要实现“五年腾飞”,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而多经系统去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00345万元,是上年的1.75倍;实现利润15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1/3;新增就业704人,其中残疾人53人。
基础框架七:盘活资金、用活政策,资本运营快速健康成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运营大大拓展,正在快速成长为潞安经济增长的一大新兴业务。潞安矿业集团注重加强股权经营和投资项目管理,全年获股权和投资收益2669万元。同时,进一步优化财务经营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去年,通过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业务节约利息支出622万元。
全方位的战略管理为潞安矿业集团铺平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道路,但放眼未来,潞安人依然不敢懈怠,他们说“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潞安人将不骄不躁,时刻保持昂扬的战斗姿态,努力将潞安由“优秀”变为“卓越”。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