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企业是由多种经营要素组成的复杂社会经济组织,它所处的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在这个环境中,既有相对平稳和稳定的一面,又有动荡不安和发生无法预计的重大变化一面。于是,一些企业因其没有顺应历史潮流而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些企业又在汹涌澎湃的潮流中蓬勃前进。因而,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懂得科学经营、讲究经营艺术并拥有一套切实有效的经营管理法则,唯此方可使企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前进……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泉啤酒集团)已成为中国十强啤酒企业之一,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无论综合实力还是市场竞争能力都堪称“强者”的惠泉啤酒集团。
作为中国民族啤酒工业的十强啤酒企业之一,也是福建省惟一的啤酒上市公司,惠泉啤酒集团把2003年看作是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年,在“团结一致、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工作方针的指导下,科学决策、开拓创新,集团在股票公开发行上市、新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异地扩张、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全年完成啤酒产量41.85万吨,创利税总额2.98亿元,其中实现净利润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6%。在产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生产成本、管理及销售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使集团利润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啤酒产销量及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业前茅,名列全国行业前10位。“两会”前夕,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汉川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名牌战略
打造“惠泉”啤酒品牌畅行天下
记者:“名牌”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如何争创名牌,如何坚持以质取胜、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年来,在“敢为人先求发展”的惠泉人努力下,“惠泉啤酒”如何成长为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的强势品牌,并作为中国中高档啤酒产品畅销海内外的?
程汉川:大力推进企业名牌战略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二是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抗击“非典”式的伟大民族精神。企业是培养和发展品牌的主体,向社会奉献高质量品牌产品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企业内部,品牌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抓住品牌这个主旋律,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向消费者提供过硬品牌的产品并以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经济效益才会越来越好。正是基于这一点,惠泉啤酒集团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产品品牌问题,并通过全力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科学管理和以开发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实现生产世界一流产品的目的。
惠泉啤酒集团秉承传统,全力以赴塑造一个“惠泉”新的强势品牌形象,“HQB”是Hui Quan Beer(惠泉啤酒)的缩写,也是英文“Happinees(快乐)、Qualified(有质量保证)、Belief(信念)”的缩写,整个标识既保持有“惠泉啤酒”品牌形象的延续性,又赋予惠泉啤酒国际化和时代性的特质,简洁而富有内涵,表现和传播力强,大气中透露出稳重,很好地表达了惠泉啤酒“快乐、实力、个性”的主题。在这个品牌制胜的新世纪,惠泉品牌的核心价值内涵就是人的内在“本色”,惠泉品牌不仅要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更要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喝惠泉啤酒就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自我实现,阐述了人的内在本质,还原人的本色。目前,我们已建立惠泉啤酒集团未来强势品牌的规划,品牌是惠泉啤酒集团的命脉、是竞争的灵魂,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强大之源,拥有强势品牌实质上就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惠泉啤酒集团今天在打造国内强势品牌的道路上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国际强势品牌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惠泉啤酒”建设成为世界啤酒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记者:您认为啤酒行业目前的整合何时才能尘埃落定?
程汉川:这个首先要看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法规对啤酒行业的影响;其次要看国内几大啤酒集团的发展态势;三是要看国外几大啤酒巨头对中国啤酒行业介入的程度;四是看我国市场经济进展的速度。总之,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才刚开始形成趋势,三五年内尘埃难以落定。
记者:请您谈谈对目前所处啤酒行业及市场现状前景的看法?
程汉川:我国顺利跨过了入世后的头两年,整体经济形势比预计得要好,入世给中国带来了比较明显的正面效应。在全国经济增长和需求扩大的形势下,中国啤酒业也出现了良好的态势,表现在产量增长、规模扩大、出口增加、行业经济效益趋于好转等方面,其发展是跟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正比的,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啤酒第一生产大国。这几年,全国啤酒产量每年都以100万吨的数量增长,行业前景非常良好。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现状还不容乐观,因为企业发展得不平衡,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不理性的消费、市场的不规范竞争,这些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未来我们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惠泉啤酒集团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把惠泉啤酒集团的发展推向新的纪元。去年,惠泉啤酒集团顺利完成股票公开发行上市工作,成为福建省首家啤酒上市的公司;成功突破无菌化酿造啤酒新工艺及无添加甲醛酿造啤酒新工艺等多项领先全国乃至世界的新技术;与国内啤酒业巨头燕京公司携手,率先走出强强联合之路,相信惠泉啤酒集团的未来会更好。
科技创新 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记者:全国行业有几百家啤酒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生存空间,惠泉啤酒集团同国内几个大啤酒厂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同步发展起来的,惠泉啤酒集团在国内啤酒行业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程汉川:我认为惠泉啤酒集团的优势是:高级管理人员队伍团结、人员和专业结构搭配较合理,并保持相对稳定性,形成了有效的经营、技术、管理团队,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及战略策划能力;市场地位把握准确,确立了“惠泉啤酒”品牌的优质产品定位,并以城市为主要消费市场;产品在福建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惠泉啤酒集团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技术改造步伐快,引进了大量先进设施,整体设备水平处于全国行业的领先地位;惠泉啤酒集团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产品推广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包装设计新颖、新产品市场推广成功率高;惠泉啤酒集团能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即一方面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一方面改进产品的内外在质量,延长成熟产品的生命周期;惠泉啤酒集团较早地建立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质量长期稳定,口味深受用户欢迎,产品的市场形象良好;已初具较大的生产规模,进入了全国行业十强,同时通过有效的广告投入已逐步扩大了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在各地市场保持着良好的产销势头。
记者:惠泉生啤酒生产在同行业中有何优势?在同行业中有哪些领先技术?
程汉川:一个是设备优势,我们是全套引进世界一流的德国克朗斯生啤酒生产线;二是技术的优势,我们是采用日本的生啤酒技术和惠泉啤酒特有的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技术;三是管理优势,惠泉是采用“8S”日清管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办法。
惠泉啤酒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技术有:小麦啤酒生产技术、生啤酒生产技术、抗日光型白瓶啤酒生产技术。另外,我们还有啤酒外观包装的设计专利。
科学管理 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记者: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企业领导人所展示的文化,您如何看待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关系?要使一个企业长盛不衰,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程汉川:我们经常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个性化,但最根本的要讲诚信,做人要这样,经营企业更要如此。一个企业家要管理好企业,首先必须进行理念革命,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精神,是一种发展的力量。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成功、怎么做才是最有价值的,企业文化必须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升上来。
经济若谋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正是作为经济活动主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要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紧紧抓住企业文化的3个价值观。其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也就是重视人才,因为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人才流失,就必然失去竞争力。其二是共有价值观,一个企业要有共有价值观,也就是共同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以发展、文化才能得到认同。其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一个企业的生产如果只是为了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必定做不长久。如果这3个价值观存在,那么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存在了,也就能保持百年不衰。如果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牢牢把握住,不管目前企业有多么强大,都走不了多远。惠泉啤酒集团今后将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的管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企业使命、共同的目标,在价值观方面能够趋同,这样一种内在的东西,可以使员工自觉地把知识、智慧贡献出来,来促进惠泉啤酒集团的发展。
创造新佳绩 翻开惠泉啤酒新纪元
记者:您说过凡有利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不管内资、外资都可以考虑。相信惠泉啤酒集团在迎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会越来越强大。
程汉川: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奋发进取、创新求实,惠泉啤酒集团已将“质量、品牌、效益、规范”确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强品牌整合、市场整合、加强战略研究,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以新的思路谋求发展、以新的突破促进改革、以新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出色的工作,把惠泉啤酒集团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相信企业一定会在新世纪征程中更上一层楼,再酬凌云志。
=========================================================辉煌六十五年
惠泉啤酒集团的前身是生产瓜干白酒的手工作坊,始创于1938年,解放后改造为地方国营惠安酒厂,固定资产不足70万元。1983年,惠泉啤酒集团在福建省首家引进啤酒露天大罐发酵新技术,自此,拉开了惠泉啤酒集团快速发展的帷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泉啤酒集团积极实践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以敢为人先求发展的胆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以质量、科技、机制、效益等之先,赢得了中国啤酒界的瞩目。
1.创立奠基阶段(1983—1988年)
实现泉州地产啤酒零的突破。1983年,在福建省首家引进啤酒露天大罐发酵新技术,建立一个年产2000吨的啤酒生产车间。
设立惠安啤酒厂。从1984年开始以小步快跑方式历经数次改造,1988年惠安酒厂改为惠安啤酒厂,开始以啤酒为主要发展方向。
2.扩大发展阶段(1989—1996年)
成为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典范。1989年以各项过硬指标从60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省行业惟一、全国行业第9个“国家二级企业”。
加大技术投入扩大生产规模。1991年先后成功实施了1.5扩3、3扩6、6扩10万吨3次技改扩建,至1996年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资产总额增至3.06亿元,企业生产规模与技术装备水平同步提高。
开创全省行业集团化经营之先河。1995年,惠泉啤酒集团宣告成立,成为福建省啤酒行业首家规范化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同年12月,惠泉啤酒集团在全国行业第3家、全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并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1996年,所有产品获得中国方圆委质量标志认证。
3.改革发展阶段(1997—2000年)
设立股份制公司。1997年,整体转制为福建省第一家国有绝对控股的规范化大型股份制啤酒集团公司,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迈出实质性步伐,同年新增10万吨技改工程一次性试产成功,吨酒利润、税金位居全国行业第三位。
抢占市场制高点。1998年,产量突破20万吨,成功开发惠泉小麦啤酒等优质新品,抢占省内中高档啤酒市场主导地位,“惠泉”商标被评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省行业首位。
显著经营业绩。1999年,产品成功走出省门,进入省外市场,同时开始实施整体规划为年产80万吨、总占地面积650亩的高起点异地搬迁技改工程,企业人均利税、吨酒利润和利税总额跃至全国行业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六位。
一流的技改项目。2000年,总投资6亿元的异地搬迁技改首期工程顺利竣工投产,所有的关键工序均选用世界著名厂商的一流设备,成为全国行业少见、全省惟一严格按照行业“十五”计划“清洁生产要求”,以国际最先进的无菌化处理技术为标准规范化设计的生啤酒生产基地。企业规模、质量、形象、档次全面提升,并荣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全国获此殊荣的5个啤酒企业之一。惠泉啤酒集团董事长程汉川同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 新纪元阶段(2001年起)
跻身全国行业十强。2001年,惠泉啤酒集团引进日本生啤酒管理经验和低温膜过滤高新技术,于4月成功开发惠泉生啤酒,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为“国宴特供酒”。同年,在惠泉啤酒集团北厂实施8万吨填平补齐技改项目,企业年生产能力跃至50万吨,资产总额达10.5亿元,年产量位居全国啤酒行业第8位,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居全国行业第7位,进入全国行业十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特别荣誉奖”、“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多项荣誉。
实施异地扩张。2001年11月,出资75%成立福建惠泉啤酒福鼎有限公司,迈出异地扩张的第一步。
进入惠泉科技时代。2002年12月,惠泉无菌化处理技术生产啤酒新工艺和惠泉抗日光型生啤酒通过福建省经贸委和福建省科技厅联合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2003年6月,惠泉啤酒无甲醛酿造新工艺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参与全国化市场竞争并进军东南亚。2002年初,惠泉啤酒集团在全国啤酒行业率先获得HACCP(食品安全卫生预防控制体系)认证,并荣获首届“福建省质量管理奖”。8月20日,惠泉啤酒集团在香港召开惠泉啤酒产品推介会,正式揭开惠泉啤酒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帷幕。至此,惠泉啤酒的全国化市场进程已稳步启动,在江西、广东、上海、浙江等全国20多个省市拥有销售网络,并出口菲律宾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惠泉啤酒集团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2003年2月26日,惠泉啤酒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6300万股,共募集资金4.68亿元,并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全国行业第六家、福建省第一家啤酒上市公司。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