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锡供电公司的多种产业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今,他们拥有的60家全资企业和23家合资企业家家产销两旺。到去年底,该公司的多产总收入已达29亿元,利润3亿多元。在2000年前多种产业企业尚处在江苏省供电系统中游的无锡供电公司,何以能在短短3年多时间内破“茧”成“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呢?
转变观念是兴企之本
无锡供电公司的领导们深刻认识到,多产要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关键,只有突破束缚干部职工思想的禁锢,才能使多产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为了统一公司各级领导的认识,他们召集县公司、多产企业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加强多产管理、加速多产发展”进行专题研讨。通过3天的会议,大家把问题讲透,把道理辩明,解放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多种产业不能满足于“稳定”,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尽快实现5个转变,即从安置型、福利型向资产、规模效益型转变;从单一的建筑安装业向多种产业结构转变;从单一的集体经济向资本构成多元化转变;从分散型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从单纯化依靠电力内部市场向开拓社会市场转变。确保实现多种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形成全公司一盘棋的大局观念。
改革体制是强企之策
无锡供电公司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电力多种产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主业与多产混合管理、内部层次不清、关系不顺的问题,尤其是对多产企业的管束太多,致使其发展受到抑制。于是,他们进行了人力、财务、分配“三集中”管理,深化内部改革,理顺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多种产业三大体系,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实现公司多种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
2000年底,无锡供电公司在江苏省供电系统中率先进行后勤体制改革,并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体制改革,实现了检修从主业分离到多种产业;多种产业企业与主业分离;多种产业的薪酬分配与主业分离。随即成立了物业公司,成功分流主业人员100多名;成立由物业公司管理的抄表公司,将10千伏以下的低压用户电量抄收工作从原有的营销系统中剥离,以合同方式规范双方的业务关系,确保抄表的质量和电费的回收;成立股份汽车服务公司,对主业和多产企业及社会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按物价局核准的标准收费……此次改革使无锡供电公司建立起了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多种产业三大体系,使主业和多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生产人员一心一意抓安全生产、营销部门全力以赴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多种产业集中思想自主经营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营造机制是富企之宝
建立充满活力的用工机制。采用吸纳主业人员、招聘代理制合同职工、与劳务公司开展长短期劳务合作、与施工队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满足多产企业的用工需求。各多产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先内部、后社会”的次序从公司内部和社会公开招聘所需人员,为主业减员增效创造条件。据统计,目前无锡供电公司本部已有1650名主业职工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进入了多产企业,占原主业人员总数的50%;本部门多产企业还招用代理制合同工520多人,其它形式的用工超过1400人,解决了多产企业劳力不足的问题。
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打破干部、工人、全民、集体的身份界限,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注重知识、能力和技术业务水平,平等竞争上岗,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工作、学习的热情。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适应了企业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经营效益的要求。
建立多元经营结构的分配机制。几年前,无锡供电公司出台了《无锡供电公司多种产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实行了多产企业目标利润与工资额挂钩;员工收入增加与利润挂钩;经营者收入与员工收入挂钩。2002年,公司本部多产企业的盈利达到计划的3倍,按照考核办法,公司全部兑现奖励,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
创建品牌是树企之信
无锡供电公司领导班子敏锐地认识到品牌是树企之信、立足市场的法宝。于是,他们一是创产品品牌,根据公司多产企业中几家电器制造厂分散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情况,果断确定“集中优势,高起点、上规模”发展电器制造业的思路,在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购买近百亩土地,建设苏源电器制造基地,并走与国内外著名品牌合作的道路,尽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如今,这个基地已有无锡苏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他们分别与法国施耐德公司合作生产中压电气产品;与ABB公司合作生产COPPASS、PASS开关;与ALSTOM公司合作生产隔离开关;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继电保护装置等。这些企业呈现出了“产品技术升级、品牌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增强、经济效益翻番”的良好态势。二是创服务品牌。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安装市场,公司所属各相关企业本着江苏电力“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以提高服务水平和施工质量为根本,奋力抢占市场,让客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周期,认可施工质量和收费标准,打响了“苏源”品牌。三是借牌造势。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在资本和品牌合作以及非电产业中大显身手。此外,他们还进军非电产业,独资或合作开发市郊、宜兴和江阴等地的房地产项目、纯净水和生态农业项目等,从而使公司的多产企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