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龙头企业应为农民“添肉加菜”

企业报道  2013-08-31 21:39:03 阅读:

   3月3日下午,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的税率或免征农业税等。所有这些政策都是十分得当和有力的措施,因为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也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

  刘汉元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自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农村的村落比较分散,农民在经济方面的组织程度还不高,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缺陷,依靠农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创造的“公司+农户”模式,无疑是目前农村发展最现实的选择。

  刘汉元解释说,“在龙头企业出现之前,农民主要依靠各地的农技站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他们从这些机构获得必要的技术、信息等,进行着分散作业。由于无法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这种方式有可能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但是,龙头企业不同,龙头企业首先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成功企业,在对政策的充分利用、市场的准确把握等方面具有分散的农户无法比拟的优势。龙头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准确把握市场导向,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或组织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避免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同时也实现了农村产业集约化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农村自身的健康发展。”

  在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上,刘汉元认为,“谁引导农民致富,谁和农民一同致富;谁和农民抢饭碗,谁就没有饭碗。所以谁做的事情是为农民的饭碗里添肉加菜,谁就会获得成功。”他同时希望政府看到龙头企业的风险,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避免自然风险对龙头企业的损害,加强对企业的保护。

  刘汉元最后说,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程度还远远不够。针对有人认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会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刘汉元说,一个人是另一个人就业的压力,但是,同时也是另一个人就业的机会。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或生活,必将为所在的城市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两者应该是互利互惠的。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