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三个一批是湖北国资改革重头戏

企业报道  2013-08-31 20:43:48 阅读:
核心提示:  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近期各省机构改革中成立的新机构,管好国有资产、加快国企改革是其肩负的重要使命。如何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国资委主任邱思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着重介绍了以实施“三个一批”战略为重点的湖北国企改革思路。

  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近期各省机构改革中成立的新机构,管好国有资产、加快国企改革是其肩负的重要使命。如何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国资委主任邱思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着重介绍了以实施“三个一批”战略为重点的湖北国企改革思路。

  他说,湖北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湖北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决定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即通过改革调整,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成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的排头兵。根据这一部署,国资委将认真履行职责,把国资监管、国企改革与企业党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力求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点难点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力争用2—3年时间使50户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100户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其中,到今年底,使15户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50户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湖北省国资委已拟定五项具体措施。

  一是推进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对拟改制成混合所有制的50户大型国有企业,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其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把引进资本与引进机制、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结合起来,重点引进国际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引进国内100强、国内行业前3位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吸收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使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退出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或不再持股。今年选择10家大型国有企业,鼓励外商、民营企业并购;选择10家国有股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向外商、民营企业出让国有股权。

  二是推进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成为民营企业。100家国有骨干企业,加快以“双退”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二次改制”,解决遗留问题;吸引外资和民营企业收购、控股国有骨干企业,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放开受让国有产权比例;积极稳妥地探索管理层收购;加快推进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按照确保重点、掌握节奏、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或依法破产,力争今年完成申报核呆额度8亿元,争取国家批准下达核呆额度不少于4亿元;完成部分企业债转股的收尾工作。

  三是推进省属企业改革。围绕今年基本完成省属工业企业改革改组和管理体制调整这一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在对蒲纺集团完成大量前期改制工作并已将管理体制调整给赤壁市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荆襄、省汽车集团等省属企业的改革改制和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完成双环、大冶有色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抓紧研究提出其它省属企业的改革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完成列入计划破产的7户企业的破产工作。协调督促省直党政机关与自办企业或经济实体的脱钩和改制,确保“学、查、改”任务的完成。

  四是加强对市州企业改革的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市州企业改制工作的指导。

  掌握全省面上企业改革改组动态和进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对策,完善相关措施。对省已下放属地管理的企业,跟踪了解并积极协助解决其存在的遗留问题。

  五是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对宜化、迈亚等20家上市公司,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在所监管企业中逐步推行负责人年薪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措施和办法,使企业分配制度更符合企业特点。加快企业管理创新步伐。强化企业的决策、质量、成本、资金管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支持东汽、武钢等15家大型企业分离办社会负担,完成部分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